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8月XX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学院梁院长带队,赴芜湖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在公司人事经理钱代肆的热情接待下,学院领导与正在该公司实习的学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座谈。座谈会上,梁院长详细了解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及建议,勉励同学们珍惜实习机会,将课堂所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随后,双方就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公司方面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学生实习和就业工作。此次走访,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为今后校企协同育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有序推进期初各项教学工作,科学规划本学期教研任务,自动化教研室于8月30日在A4S404召开期初教学任务布置会议。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全体教师参会,共同为新学期工作谋篇布局。会议伊始,张松林首先总结暑期工作完成情况,对全体教师在暑期科研等方面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随后进入期初教学布置环节,王秀丽详细讲解新教师授课需准备的各类资料;强调新教师要站稳讲台,充分利用AI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并就新教师的说课,磨课工作做出具体安排。此次会议不仅总结了暑期的工作成果与期初的工作重点,更有效凝聚了教研室的团队力量,为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团队建设奠定了基础。自动化教研室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培养高素质自动化专业人才持续发力。



当秋日的阳光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建筑镀上暖金,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迎新场地里,一场与“星”有关的惊喜正悄然酝酿。为迎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的到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将“星光”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把对新生的期许藏进每一处细节,让初入校园的学子在踏入学院的第一刻,通过“科技感”的展示,感受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属的仪式感与归属感。 (图为志愿者安装、搬运背景板)在迎新现场,精心准备了一块自制的背景板,上面整齐安装着847盏灯——寓意即将到来的847名新生,每盏灯饱含学院对新生的专属心意,只为在他们踏入学院大门时,点亮一颗独属于自己的“星”。同时,在这浪漫且充满科技感的背后,离不开师生们在幕后的自主研发与团结协作。负责技术指导的李虎老师带领实验室同学们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迎新筹备工作中。他们从设计电路板、焊接元器件、调试语音播报系统,再到通过软件编程精准控制每一盏灯的亮灭,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师生们“自主研发”的智慧。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呈现,更是“学以致用”理念的生动践行。它让平日



9月3日上午9点,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在A4S403、A4S304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阅兵仪式上,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精良先进的国防装备、翱翔苍穹的空中梯队,充分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风貌。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屏幕前的师生们全神贯注,神情肃穆,不时为受阅官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和昂扬抖擞的士气报以热烈掌声。师生仿佛置身于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受阅部队那铿锵有力的步伐与现代化军备所带来的光荣与自豪。观看结束后,各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专题讨论,与会同志踊跃发言。展望未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将秉持此次阅兵式所激发的奋进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行动,积极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做好新学期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通信教研室于2025年8月30日,在A4S305召开期初教学会议。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张天飞首先就暑期各项工作作了简要总结,她指出教研室按照工作布置高质量完成了相关的教科研任务。随后,重点梳理了期初各项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须高度重视开学前的备课工作,准备好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及教案等材料,并按要求同时提交纸质版与电子版材料,以备检查。她还特别强调每位教师都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学期的授课中,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认真备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针对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设备兼容问题,张天飞也作了细致提醒。由于教学楼投影仪规格不一,PPT比例存在差异,她建议教师提前到上课教室测试课件显示效果,避免因格式问题影响教学流程。尤其是新入职教师,应尽快熟悉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设备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干扰。最后,教研室就新教师说课及集体听评课作了相关安排。 (图为教研室会议现场)本次会议重



8月30日,机器人教研室在A4三楼党员活动室召开期初工作安排会议。本次会议旨在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明确教学初期核心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围绕教学文件准备、智慧教育推进、课程组群建设等六大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新学期教研室工作筑牢基础。会上,机器人教研室朱老师首先强调了教学文件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是保障教学有序推进的核心依据,必须结合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新趋势与学生学习需求,确保文件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时效性。“当前机器人领域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能滞后,要在传统课程中融入AI相关元素,让学生及时接触行业前沿知识。”朱老师表示,各课程负责人需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文件修订与制定,经审核完善后提交学院备案,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资源共享,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会议决定建立机器人专业课程组群。朱老师介绍,课程组群将按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划分为不同模块,通过组群化管理推动教学研讨与资源整合,“组



为统筹规划新学期教研工作,明确任务分配、落实工作责任,保障期初教学秩序平稳有序运行,8月30日下午,电信教研室于A4S304党员活动室,由副主任徐旺组织召开2025年度秋季学期期初教学工作推进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均参与此次会议。会议主要针对教学检查、企业实习归档以及日常工作安排这三大核心议题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议伊始,徐旺着重指出,必须严格开展教学检查工作,规范教学流程。从教学运行、教学保障、材料归档、听课安排以及课外辅导这五个维度着手,制定详尽的方案,秉持“全覆盖、严标准”的原则,确保教学工作起步平稳、基础坚实。同时,对于企业实习工作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强化实践育人成效。针对校联实习、自联实习、励志计划、延后实习这四类情形,需逐一明确归档材料清单以及成绩认定标准,构建“分类管理、闭环管控”的实习管理体系。此外,在日常工作开展方面,对值日安排、材料报送、职责分工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且细致的流程梳理,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有时间节点、能够切实落实”。 接着,龙海燕主任对上半年工作予以总结。教研



8月2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四楼会议室召开科研工作中期总结会议,学院科研副院长梁美玉、科研秘书章琳志及各科研团队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章琳志主持,主要围绕暑期科研工作阶段性成果总结及新学期工作计划展开,旨在梳理当前研究进展,优化后续科研任务安排。 会议伊始,梁美玉副院长对学院科研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各团队在暑期取得的成果,并强调本次会议重点在于总结现有进展、规划下一阶段任务。梁美玉指出,新学期学院将进一步完善科研支持体系,为团队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保障。 随后,各科研团队负责人依次汇报了暑期工作进展,重点展示了项目申报、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阶段性成果,并针对后期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进行了总结和提供了建议。会议最后,梁美玉作总结发言。她再次强调,本次会议是成果梳理与任务推进会,要求各团队在保持现有研究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下一阶段目标,确保年度科研计划高质量完成。 此次会议通过全面总结中期研究成果,为学院新学期科研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强化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