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电气教研室在A4S403召开本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会议由杨宇兵老师主持。会议中杨宇兵老师主要针对9月17日开展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进行总结复盘,并结合暑期在中国电源协会进行的培训进行了分享交流。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依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平台和第一届全国电力电子教育教学研讨会平台,针对比赛过程中专家评委所提问题,融合培训过程中行业专家所讲内容,9月17日中午,电气教研室在博识楼S403开展了暑期培训分享交流会暨青教赛赛后总结反思交流会。会上,杨宇兵老师首先对电气教研室全员出动参与教学竞赛的精神提出肯定。鉴于经验和准备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评委专家所提出的关键意见,杨宇兵老师从课程情况,如:学士安排、改革方式、课程地位、课程目标以及开课专业等;痛点归结,尤其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实施,指针对问题进行的教学创新和和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这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总结复盘。其次,融合第一届全国电力电子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刘进军教授以及张兴教授等人对教



为紧跟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发展步伐,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学生专业视野,近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特邀安徽几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平国祥,为第三届产业学院工业自动化方向的全体同学作了题为“机器人技术前沿:结构、学习与控制的融合”的专题讲座。(图为专题讲座)讲座中,平国祥结合其所在企业丰富的研发实践经验和行业前沿动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他重点分析了机器人机械结构创新、智能学习算法应用以及先进控制系统设计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智能化、柔性化、自主化方向演进。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在结构设计、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突破与实际应用场景,描绘了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在交流互动环节,平国祥与同学们就机器人技术学习路径、行业人才需求标准、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他鼓励同学们不仅要夯实自动化、机械、计算机等跨学科基础知识,更要积极关注技术前沿,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



为相应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号召,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携手全球行业领军企业江森自控日立空调(芜湖)有限公司,正式启动“自动化设备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双方于近日签署技术服务协议,共同打造高素质现场应用工程师(FAE)梯队,树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标杆。(图为与江森自控日立空调开展社会服务)本项目不仅是一次人才培养的探索,更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产业学院依托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优势,结合产业学院社会服务的职能定位,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动校企协同向纵深发展。课程体系涵盖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PLC/HMI编程、伺服系统等六大前沿技术模块,采用“理论教学+项目化实战”的方式,帮助工程师由单一技能型人才成长为能够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人才供给由高校“输血”到产教融合“造血”的跨越。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始终坚持“扎根产业、服务区域”的办学理念。本次项目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合作,更是学院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实践。



为深入了解学生实习动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走深走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假以来以学院领导带队集中走访、实习导师实地检查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走访活动,覆盖多家合作企业。走访过程中,学院教师团队分赴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伯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芜湖威迈斯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及实习生进行深入交流。实习单位普遍对学院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同学们专业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工作态度积极,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融入企业环境。各企业还就实习安排、培养机制以及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走访过程中,领导、老师深入学生工作岗位,亲切询问同学们的实习内容、工作进展、生活状况及所遇困难,认真听取他们的收获与感悟。实习生代表分享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体验,纷纷表示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不仅提升了实操能力,也更加明确了未来职业方向。本次实习走访全面搭建起校企互动桥梁,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积极推动实



9月17日下午,电信教研室在A4S304党员活动室,由副主任徐旺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此次会议聚焦于教学材料规范化、课堂管理研讨以及实习相关工作,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旨在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保障。会议伊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静表示,在实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尚未启动实习工作,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与此同时,鼓励25级新生班主任聚焦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强化学科教学工作,并跟进学生参与的相关比赛(例如舞蹈机器人大赛)。通过教学与辅导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学生工作的开展。随后,徐旺着重强调了教学材料规范化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教师严格依照学校规定准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材料,明确教学笔记留痕、课后作业、报告及考查课结题报告的批改标准,以此确保教学过程严谨、教学材料完整。随后,教师们围绕课堂管理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维护课堂纪律、提升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探寻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 此外,教研室主任龙海燕着重阐述了课程组存在的意义,指出课程组



为提升新教师教学水平、保障新学期教学质量,自动化教研室于9月10日在A4S103实验室组织开展新教师试讲活动。参与本次试讲的包括新教师谢双双、付燕、杨清、吴雅婷,以及评委教师张松林、王秀丽与何野。试讲过程中,四位新教师分别就《智能控制导论》《数字逻辑》《C#程序设计》和《电工学》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评委教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和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在肯定新教师前期准备与教学态度的同时,也指出了课堂节奏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张松林老师在总结中强调,试讲是严把教学质量关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新教师快速融入教学团队、提升授课能力。他鼓励新教师认真吸收反馈意见,不断反思与改进,争取早日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本次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加强了教研室教学经验的传承,充分体现出自动化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学期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10日,机器人工程教研室在博学楼 A3S302 教室组织开展 “双新” 说课会议。本次会议以 “规范教学流程、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育人质量” 为核心目标,旨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锚定方向。教研室李涛、张紫琴、汤巍、邵香迎、凌新宇等多位教师参与说课展示,全体教师参会交流,刘蕾院长、张立臣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专业点评。会议严格遵循 “双新” 背景下的说课要求,聚焦教学核心环节有序推进。现场先为评委及参会教师分发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说课点评与研讨的核心依据;随后,说课教师围绕 “课程目标、课程地位、课程内容及知识体系、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准备情况” 五大核心板块,结合机器人专业特色与行业需求,系统呈现课程设计思路与实施计划。在课程说课环节,各位教师充分展现扎实的教学规划能力与创新意识。李涛老师率先以《C#程序设计》为主题,明确 “培养学生编程逻辑与实际应用能力” 的核心目标,梳理 “语法基础—面向对象编程—项目实战” 的递进式知识体系,提出 “案例教学+分组编程实践” 的教学模式,并详细介绍课前



9月11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吕恕,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教育技术部总监盛艳一行到访,就科创人才培养模式与固高杯竞赛试点内容开展深入交流。我校副校长董方敏,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李菼,教务处副处长刘春静、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院长助理张松林及相关工作人员于综合楼一楼1号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图为座谈会)座谈伊始,董方敏对固高科技公司的到访表示欢迎,而后就我校人才培养与项目化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图为董方敏讲话)随后,吕恕对学校多方面成果和举措表达了高度赞扬。她表示,我校多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的多方面举措令其收益良多,与固高公司科创人才培养理念高度契合,具有合作的天然优势。而后她从固高背景,产业领域,教育板块的科创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就固高杯工业控制及数智化系统设计大赛的区域试点内容进行细致说明,并希望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深化双方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协作发展。(图为吕恕讲话)最后,双方还围绕项目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