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于9月24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以“暑期高校教学成果奖申报策略与案例解析”为主题的专题研修分享交流会。本次培训围绕教学成果的培育路径、申报材料撰写要点等内容展开系统讲解与研讨。在培训分享环节,李老师从成果定位、创新点提炼、支撑材料组织等方面进行培训内容分享,指出申报应注重问题导向、实践成效与理论提升相结合,突出成果的独创性与影响力。韩老师重点分享了成果的凝练过程、创新点的挖掘与提炼、推广应用效果的展示方法与数据支撑,回顾了申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团队协作经验以及应对评审考察的心得体会。互动研讨中,参会教师围绕政策理解、申报资格、成果凝练、材料撰写、团队组建等具体问题,结合各自教学实践踊跃交流,建议加强团队协作、整合跨课程资源,并关注行业趋势以体现成果的前沿性。通过系统的策略讲解和鲜活的案例剖析,全体教师学习了教学成果凝练的方法、申报材料撰写的技巧以及成果培育与申报的实践路径。期待各位教师能将本次研修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共同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近日,海螺集团工会主席助理付良华、海螺中南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炎飞一行到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及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热情接待考察团,双方围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正式座谈前,梁美玉带队邀请考察团一行参观学校双创中心与A4教学楼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梁美玉详细介绍了各场地的功能布局、实践教学成果及产学研融合案例,直观展现学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硬件支撑与办学特色,为后续座谈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图为参观)座谈会上马利祥首先对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全面介绍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布局优势,并重点阐述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产教融合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体系特色,以及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成果。他强调,学校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产教融合,期待与海螺集团探索更多合作空间。会上,付良华表示学院实验室建设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用性,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吻合。她希望以此次走访为纽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人才输送、技术协作等领域的长期合作。王炎飞则代表海螺中南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4
为帮助2025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四年成长路径,10月20日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校体育馆三楼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学工秘书卢丽娟、2025级新生辅导员及全体新生参加此次入学教育,本次活动由卢丽娟主持。 (图为卢丽娟主持开场)活动伊始,分管学生工作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就学业要求开展核心讲解,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顺顺利利、规规矩矩、明明白白的过好大学四年。(图为华静讲话)分管教学副院长刘蕾聚焦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与创新教学模式展开分享。她结合《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为大家详细解读“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帮助新生快速理解学院教学改革的深层逻辑与成长价值。(图为刘蕾讲话)分管科研副院长梁美玉老师围绕学科竞赛、专利创新的深度融合展开讲解。她以传统教育模式为切入点,倡导同学们积极投身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2
近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功举办汽车电子技术专题讲座,特邀奇瑞汽车研发总院高级主任师莫崇相高级工程师担任主讲嘉宾。本次讲座以“汽车开发的黄金法则与动力系统电控核心技术解析”为主题,为学院汽车电子方向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技术盛宴。(图为讲座现场)莫崇相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系统性地讲解了车辆CAN信号破解技术的核心要点。他在讲座中提出“分针定穴,涸泽而渔”的方法论,强调车辆电控知识背景和电气架构理解在信号破解中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莫崇相向在场师生展示了如何利用工况激振让信号特征显现,进而实现精准破解的技术路径。在技术解析环节,莫崇相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车辆CAN总线的基本原理、报文传输机制以及诊断规范的应用实践。他特别指出,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电气架构正在从分布式向域控式转变,未来将朝着中央计算平台的方向演进,这一趋势对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讲座现场,莫崇相还结合自身17年的行业研发经验,分享了在AMT、DCT、混合动力系统等领域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0
9月2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低空经济现代产业技术科研团队在A4S305召开科研启动会,标志着该培育类科研团队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刘旭博士主持,全体团队成员参加。启动会围绕团队申报书中明确的研究方向——“低空飞行器智能控制与智能任务感知技术、低空绿色能源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人员就未来三年的科研目标、论文选题方向、关键技术路径、时间节点安排及任务分工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规划。通过充分沟通与交流探讨,团队成员们达成了共识: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团队将聚焦复杂空域环境下无人飞行器的高可靠控制、高效能源系统、多学科协同优化等核心问题,开展前沿性、集成性攻关。他强调,团队将以“环境感知—控制决策—能源驱动—系统优化”为技术闭环,推动形成“可控、可靠、可适、可持续”的低空飞行器全链路创新体系。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近期的科研任务与分工,包括飞控-传感HIL半实物平台搭建、激光SLAM多传感器融合标定、无人飞行器路径分配与路径规划、无人飞行器驱动-飞控一体化系统研制、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13
9月23日,为助力青年教师论文质量提升、全面提升学院科研成果产出,我院开展青年教师论文撰写风暴会。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与学院正在进行论文撰写的青年教师一同参会。会议伊始,梁美玉对我院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研的热情表示了充分肯定,而后每位青年教师依次发言,结合自身论文投稿进展,坦诚分享在选题优化、文献梳理、期刊匹配、论文返修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而务实。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如SCI期刊英文撰写,如何做好返修意见回复以及论文的投稿选择等问题,学术指导委员会聚焦实操层面,分别就“文献管理工具高效使用”“投稿后与编辑沟通技巧”“论文修改反馈的快速响应方法”展开讲解,还现场解答教师们的个性化疑问,提供思路引导。郭业才从“精准定位期刊风格”“强化论文创新点表述”“规范学术语言逻辑”等多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议,并结合自身指导论文经历举例说明。会议最后,梁美玉进行总结。她强调本次风暴会是学院“传帮带”科研帮扶机制的重要实践,后续将持续收集教师需求,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9/30
9月29日,电气教研室在A4S403召开本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会议由张豪老师主持。会议中张豪老师主要针对9月24日开展的电气教研室青年教师集体听课活动,进行教学能力提升分享与交流。为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其备课质量与教学能力,9月29日下午,电气教研室在博识楼A4S403组织开展集体听课交流与反思会议。会议由张豪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张豪老师首先结合对老教师课堂的观察,系统总结了老教师成熟的教学方法与课堂把控技巧。随后,他对照青年教师的教学实际,指出其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参会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解决方案。最后,教研室副主任龚鹏老师作总结发言,他重申了学院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要求青年教师严格管控课堂纪律,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切实将交流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提升。此次活动为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参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表示,将认真吸收借鉴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自身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打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9/30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信教研室于2025年9月26日在A4S305组织召开了AI课堂智慧教学平台使用交流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图为教研室会议现场)会议伊始,张天飞指出,在“人工智能+教育”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将AI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融入教学全环节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其次,通信教研室青年教师张迎春结合自身使用体验,详细分享了基于AI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如何开展课程建设及辅助教学,包括教学资源建设、课堂教学互动及学生学生数据分析等。尤其针对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分享了多项操作技巧与解决方案,为教研室其他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后,与会教师积极交流了各自在AI课堂等智能工具应用、资源嵌入教学等方面的经验,一致认同AI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对优化备课流程、提升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价值。最后,骆军指出使用AI课堂等智慧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