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试卷命题、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机器人教研室于2025年11月18日在A4S305召开试卷出题注意事项及培养方案调研专题会议。会议中,王欣桐老师和邵香迎老师分别进行了相关分享。会议伊始,王老师聚焦命题规范展开指导,针对考试课与考查课的差异明确要求,考试课需严格规范试卷、答题纸及参考答案的抬头格式、字体样式,采分点标注必须清晰;同时要严控与往年试卷的重复率及AB卷间重复率,避免试题同质化,确保考试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与会教师围绕重复率把控等问题交流,均表示将严格落实命题规范。培养方案调研环节,邵老师着重强调了培养方案的核心地位,她指出其科学性直接影响学生能力培养与未来发展。结合学校专业建设需求,她针对机器人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工作明确了各小组职责、调研方向及时间节点,要求调研需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与行业趋势。参会人员就此达成共识:需强化校企调研,将岗位要求融入培养方案;平衡理论与实践教学,建立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会议最后,朱老师作总结发言,强调教研室将以此次会议为指引,聚焦教学管理的强化与命题质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21
为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及管理技能的提升,进一步满足学校战略发展需求,2025年11月12日,电信教研室于A4S304党员活动室,由副主任徐旺组织召开教师培训阶段性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均参与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推动学科专业发展展开。会议伊始,徐旺详细解读了《校培字〔2025〕8号:关于做好2025年度教职工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他着重强调培训实施步骤与考核机制。接下来,针对本年度已开展的外部培训活动,与会教师进行心得分享,吉涛提出“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建议结合企业真实案例优化课程设计;龙海燕主任则分享了国际学术会议的前沿动态,并建议增设跨学科选修模块,以满足产业需求;徐旺强调,青年教师应多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会议,以拓宽视野,汲取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随后,徐旺部署了近期工作任务,重点强调了毕设选题提交、期末考核材料准备以及学生企业实习管理等事项。龙海燕对C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进行了调研和部署安排,旨在确保该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21
为扎实做好学科建设工作,为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做好准备,提升教师申报书质量与立项率,11月1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静副教授来校,举办了以“学术论文和项目申报撰写规范”为主题讲座。会议在A3N403会议室举行,由科研秘书章琳志主持,全院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副院长梁美玉为朱静副颁发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校外指导委员会专家”聘书。梁院长在致辞中感谢了朱静副教授前期对学院科研工作的支持,相信朱教授的加入将为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特别是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专家智慧与支持。(图为专题讲座)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朱静副教授以国自然申报为核心,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针对性强的精准指导。她首先强调了学术道德与规范是论文书写、项目申报的基石,随后朱静副教授结合自身多次成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对2026年国自然申报进行了前瞻性剖析。讲座中,朱教授重点提出4个申报关键点:一是科学问题的凝练:如何从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21
11月14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鸠兹湾乡村会客厅召开学院新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华静主持,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以及全体新进教职工参加会议。(图为专题学习会)华静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重点领学了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华静在领学时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体教职工要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与核心要义,号召各位老师们立足三尺讲台,将全会精神与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深度融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勇当排头兵。(图为华静领学)骆军在总结时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国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定下了调子、锚定了方向,画好了蓝图。国家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前不久国家六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其核心就是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一线青年教师“赋能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7
10月10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8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召开“海螺杯”竞赛试题专项研讨会。会议由小组组长王秀丽主持,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会议聚焦竞赛试题的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王秀丽指出试题设计是竞赛筹备的核心环节,要求工作组成员立足专业优势,结合企业需求,确保试题既能考察学生专业能力,又体现产教融合特色。研讨过程中,与会教师结合工业机器人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对试题涉及的技术难点、实现路径进行了细致分析。大家从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编程实现等多个专业角度,就试题的可行性、创新性及评分标准展开充分讨论。经过深入交流,工作组成员在试题的难度分级、考核要点、实施流程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后续竞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海螺杯”竞赛筹备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下一步,工作小组将根据本次研讨成果,进一步优化试题方案,确保“海螺杯”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预期效果。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3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广优秀教学经验,11月10日上午,自动化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体听课活动,重点观摩了申忠宇教授主讲的《检测技术》课程。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申忠宇教授本次课程围绕热电偶传感器这一核心内容,系统讲解了从热电效应基本原理、电极材料特性,到结构组成、选型规范及工业现场误差校准方法等关键知识。他结合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典型测温实例,通过PPT课件清晰展示教学内容,并融入典型故障案例分析、数据对比演示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认知,在保持理论严谨性的同时,突出工程实用性,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积累与鲜明的教学风格。课后,教研室组织与会教师开展了集中研讨。大家围绕课程重难点突破策略、课堂互动教学设计、实践案例融合方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交流听课心得,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改进思路。自动化教研室始终秉持 “教学相长,共促发展” 理念,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助力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明课堂”创建文件精神、提升青年教师课堂管理能力,通信教研室于11月6日在A4S305召开了课堂教学管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图为教研室会议现场)会上,首先张天飞跟全体参会教师共同学习了学校开展“文明课堂”专项检查文件精神,明确了“文明课堂”创建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文明、有序、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其次,以年级为单位,针对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深入剖析现阶段课堂管理各种问题成因,并展开热烈讨论。通过集思广益,教师们总结出多项课堂管理经验,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实践参考。其中,大一学生课堂管理的主要难点在于其从高中被动学习模式向大学自主学习的过渡。解决方案需双管齐下: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增强课堂互动性,通过案例导入、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兴趣;在管理策略上,需通过明确课堂规范、加强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习惯,同时以理解的态度进行引导,避免简单批评。大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3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秋季学期开学以来的教学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升教学质量,2025年11月6日,通信教研室组织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反馈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张天飞就本周教务处期中教学检查的结果进行集中反馈,她指出从检查结果来看,通信教研室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师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她要求大家重点关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几类典型问题,包括部分课程在线微课视频学生观看率偏低、教师听课反馈机制执行不及时、班主任实际班会内容与计划存在偏差、学生企业实习信息登记不完整、双周报提交及批阅不及时等。随后,教研室副主任丁娇就下一阶段教学工作中需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报告与试卷的规范性管理,从细节处夯实教学质量基础。最后,骆军对本次反馈会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教学检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希望全体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