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加深同学们对雷锋生平事迹、雷锋精神内涵以及志愿服务常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志愿服务热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3月19日在A3S403教室举办了“致敬雷锋精神,共筑爱心桥梁”知识竞答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创新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在青年群体中走深走实。在活动筹备阶段,学生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召开赛前会议向参赛成员详细说明比赛流程,确保每位选手都能充分了解比赛要求。同时,为确保比赛公平、顺利地进行,党员同志们还对抢答器进行了反复测试。本次活动在组队上鼓励同学们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自由组合。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了不同年级、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让大家在备赛和比赛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加深了对雷锋精神中团结互助内涵的体会。比赛采用现场抢答的形式,题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雷锋生平事迹、雷锋精神内涵、志愿服务常识等多个方面。各参赛队伍准备充分,面对一道道问题,选手们反应迅速,竞相抢答,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对



自动化教研室于3月17日在A4S403会议室开展主题为“前沿技术与课程融合”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张松林对近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鼓励青年教师将课堂管理与项目教学结合,倡导从传统的“管控”模式向“引导”模式转变。他建议教师们结合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提炼教改选题,同时注重“教学-科研-育人”的闭环管理,合理规划时间以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丁陵梅提出将自动化生产线教学平台融入《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通过增设“传感器-PLC-机器人”联动实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何野在会上建议在《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中引入虚拟示教软件,与真实机械臂结合,实现虚实同步编程,以提升学生对智能控制算法的理解。通过本次专题研讨,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就前沿技术的融入达成共识:教学团队应立足于智能时代的需求,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此次研讨会不仅为提升教学



为全面深化学科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近日成功开展硕士点建设方案论证会。本次会议由副院长梁美玉主持,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刘蕾以及多位骨干教师出席,共商学院学科发展规划。同时学院特别邀请安徽财经大学周森鑫教授莅临指导,为硕士点建设出谋划策。会议伊始,马利祥院长着重强调了硕士点建设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以硕士点申报为契机,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及科研平台升级。他要求全院教职工统一思想,紧扣学科建设核心指标,强化团队协作,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高效落实。随后,梁美玉副院长对硕士点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汇报。她从学科基础、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学院的建设规划。梁美玉特别提到,学院将聚焦电子信息方向,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并计划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周森鑫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对学院的硕士点建设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系列具



为进一步了解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学生的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路径,2025年3月18日晚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和管理团队全体成员赴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期初学生座谈会。会议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静主持,座谈会聚焦教学改革、实习就业等同学们关切的话题,与学生展开深入互动交流。(图为座谈会)会议伊始,华静指出此次座谈旨在系统梳理本学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教学实施满意度,并针对学生关切的企业课程衔接、实习实践安排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座谈会上,学生们围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提出多项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就产业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专业的学习是否可以支撑未来的实习和就业、增设人工智能AI的学习模块、关注企业实习所需的核心技能培养体系、强化跨学科实践能力的课程改革需求、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与职业选择等方面提出十余条建议和意见。(图为现场沟通)针对学生关切,学院管理团队成员逐一进行解答。马利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掌握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学期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动态,3月1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在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展专项调研,重点围绕课堂教学、学生生活管理及实习就业规划等方面展开督导与交流。 华静首先查看了新学期课堂教学情况,重点关注教师授课质量、学生课堂参与度及教学设备运行状态,并与授课教师就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展开交流。调研显示,产业学院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备课充分,学生出勤率高且学习状态积极,展现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华静强调,产业学院需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学生职业发展夯实基础。(图为华静讲话)中午,华静深入学生宿舍、食堂,细致了解学生的生活适应情况。他对宿舍卫生环境、安全设施及公共区域管理进行重点检查,并叮嘱学生严格遵守用电规范,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走访中,华静与学生亲切交谈,询问学业进展与生活困难,鼓励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以饱满精神投入新学期学习,同时围绕产业学院教学工作、实习安排及职业规划等议



为应对考研复试调剂新形势,3月12日晚,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办第二次线上复试调剂指导培训会,吸引了多名考生参会,会议由余欢欢老师主持,卫庆老师主讲。本次培训聚焦线上复试流程解析、调剂策略优化及面试技巧提升,为考生提供精准支持。培训会上,考研知名网红UP主、理学博士——庆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剖析了当前考研复试和调剂的形势。他指出近年来考研竞争愈发激烈,复试和调剂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考生们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掌握应对复试的技巧和策略。在复试环节讲解中,他详细介绍了复试流程,包括笔试、面试的考查重点和评分标准。针对面试,他通过分享历年真题和模拟面试案例,从仪表仪态、语言表达、问题回答思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指导。在调剂指导方面,他特别强调了信息收集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官方渠道以及校友人脉,及时获取准确的调剂信息。互动答疑环节将培训会的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涵盖跨专业复试应对、调剂院校选择策略等多个方面。庆哥耐心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实习材料存档流程,提升企业实习管理质量,3月12日下午,通信教研室在博识楼A4S305召开了关于2021级企业实习材料存档专题会议。此次会议由通信专业教师张磊主持,教研室全体指导教师参会。(教研室会议现场)在会议过程中,张磊针对企业实习各项材料存档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强调首先要保证实习材料存档的完整性,从实习协议、实习成绩鉴定表到实习双周报等,每一项材料都关乎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估。然后,张磊对存档材料的规范性提出严格要求,主要包括格式统一、内容充实、签字盖章齐全等方面。在此过程中,他列举了以往存档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材料缺失、实习岗位各项材料前后不一致等,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最后,教研室主任张天飞强调,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企业实习材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材料规范、完整,经得起学校检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企业实习材料存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规范的存档流程不仅有助于准确评估学生实习表现,还能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机器人教研室于3月7日组织开展了《电路分析》课程集体听课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教研室教师共同走进课堂,认真听取了《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张立臣教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张老师通过板书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电路分析的核心知识点,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听课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组教师表示,将结合此次听课反馈,优化教学设计,强化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断提升课程的育人效果。机器人教研室将继续开展类似的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