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东、教育技术部总监盛艳一行到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梁美玉、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院长助理张松林于A4S401进行接待交流。(图为校企洽谈会)会议伊始,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于晓东和盛艳对公司概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他们阐述了公司在教育板块的布局,分享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结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图为固高代表发言)随后,马利祥代表对学校概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涵盖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以及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在提及产业学院时,马利祥重点阐述了学院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强调了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工业控制及数智化系统设计大赛宣传方案。该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对工业控制和数智化领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



7月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科研团队纳新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吸纳新教师加入学院科研团队,进一步壮大科研力量,推动学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创新突破。会议由科研院长梁美玉主持,新入职教师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会议伊始,梁美玉院长首先向新教师们致以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以及科研相关的政策。她强调,学院始终以“创新、协作、突破”为科研核心,期待新教师的加入能为现有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学院在国家级项目、高水平论文及技术应用上实现新的跨越。今天的会议不仅是见面会,更是一场科研“双向选择”的契机。随后,各位新教师围绕个人学术背景、研究方向逐一进行了精彩分享。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研究方向多元化、跨学科的特点。会议最后,梁美玉院长鼓励新教师根据研究方向与兴趣,主动与团队负责人对接,或主动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这场纳新会不仅是人才的汇聚,更折射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以科研立院、靠创新突围”



7月4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Ⅱ》课程项目验收活动在A3W401实验室举行。本次活动为期三周,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副院长刘蕾、教学秘书刘传柱亲临验收现场,仔细观摩了学生们的智能小车演示作品,并与各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的创新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活动现场分为竞赛组和趣味组两大板块,各具特色。竞赛组的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调试智能小车,不断优化参数,力求在循迹竞速中取得最佳成绩。趣味组则更加自由活泼,同学们发挥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功能,引得围观同学阵阵赞叹。在比赛过程中,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技术讨论。不少同学自发围在实验台前交流优化方案,甚至临时修改程序代码,展现出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电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评审工作,确保验收活动有序进行。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实践课程历时三周,同学们从硬件组装到系统集成,完整实现了智能小车的各项功能。通过实践,不仅巩固了单片机、传感器等专业知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协助解决科研教师需求,7月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401开展科研团队年中会议,本次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科研团队成员参会,共同总结上半年科研工作成果,并对科研实验室建设申报做出说明。会议伊始,殷文君作科研团队上半年科研团队活动进行汇报,首先介绍当前科研团队数量,包含2个教授团队、3个校级团队、4个院级团队;然后介绍了上半年开展了四次会议,围绕年度规划、团队整合与人员调整、省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研讨、科研团队需求及科研活动月活动等。随后,申报科研实验室的团队就申报说明表依次汇报,主要包含研究目标,成员构成,科研实验室申报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进行说明。针对申报内容,梁美玉给出指导性意见,研究目标要明确产出目标,成员组成要注意初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必要和可行性要有具体项目支撑。同时,科研实验室申报若需增补实验设备,需在附录中提供详细清单及作用说明。随后,唐诗忠就当前A4教学科研实验室盘点及整合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会议明确了S207和N208两个



为进一步把握国际前沿科技动态,提升我校在纳米能源与传感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近日,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率微纳能源与柔性传感技术平台核心成员,赴北京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 2025)。NENS 2025大会聚焦“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前沿与应用”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纳米能源、压电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会期中,与会者围绕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深入探讨了最新科研成果、未来发展前沿以及产业化应用新路径。(图为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团队受邀访问了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受到程廷海研究员、程小军研究员的热情接待。团队考察了部分课题组的先进实验室,考察了尖端的实验设备,并深入了解了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方向在内的多项前沿成果。(图为访问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参观过程中,马利祥一行与同期



近日,第二届安徽省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暨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安徽区域赛(主题1与主题2两个赛题)竞赛结果揭晓。我校学生在此次竞赛中获得突破性的成绩,获得省一3组,省二7组,省三8组,其中晋级国赛队伍6组。较上届获奖数量大大提升。同时,在各领导及指导老师努力下,我校从参赛的省内各大高校中脱颖而出,组委会授予我校竞赛优秀组织奖。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创办于2017年,首届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共同主办,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决赛由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承办。之后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第八届,安徽省第二届。大赛以“更好、更快、更强”为主题,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为起点,形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和后期孵化一体化的人才培育链条,助力机器人相关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高校参赛积极性高、参与面广。大赛于2020年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届大



7月2日下午,通信教研室教师欢聚一堂,在A4S305办公室为高伟教授举办荣休欢送会,共同致敬高伟教授三十余载教育生涯的坚守与奉献。欢送会由院党总支书记骆军主持。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回顾了与孙教授共同奋斗的峥嵘岁月,言语间满是不舍与祝福;教师代表段毅、张迎春、王珍妹分享了从高教授那里感受到的一名教育从业者的人格力量,表达了对高伟教授学院建设中无私奉献的敬意;王予晓博士以新进教师视角诉说师恩厚重,现场温情涌动。与会老师纷纷表达了对高伟教授多年来不忘育人初心、坚守专业情怀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退休生活的美好祝福。高伟教授教授在荣休感言中感谢学院精心筹办的荣休仪式,并深情回顾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学生工作等诸多领域的难忘瞬间。他表示,退休是新的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把生活过得更加丰富精彩,同时也祝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蓬勃发展。骆军在致辞中表示,高伟教授为学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严谨治学的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全院教师树立了典范,同时也衷心祝福孙教授在人生的新阶段畅享自由惬意的生活,全院师



近日,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和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控制院级科研团队联合会议顺利举行,会议由张松林主持,与团队成员共同梳理春秋学期的科研产出情况,并对暑期科研计划以及团队所需的硬件环境支撑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伊始,在张松林的引导下,两个科研团队对春学期的科研产出情况进行了梳理。各成员纷纷汇报了自己在该学期内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发表、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等方面,展现了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努力和成绩。通过对成果的梳理,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清晰地看到了各自的贡献,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总结过往的基础上,会议重点讨论了暑期的科研计划。成员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在暑期内的科研设想和项目计划,涵盖了智能控制、信息处理、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针对这些计划,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技术可行性、研究意义、预期成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暑期科研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了科研计划的讨论,团队所需的硬件环境支撑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科研项目的不断深入和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