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参赛团队在全国602所高校328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创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新高!同时,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在我校成功开幕,我校参赛团队再接再厉,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进一步彰显了我校学子的创新实力和竞赛风采。(图为智能车竞赛队伍合影)备赛期间,我校参赛团队在许涛等指导教师指导下,针对智能汽车视觉识别、路径规划、控制算法等核心环节开展了为期数月的技术攻关和反复调试。参赛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假期,在实验室中完成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优化等多维度创新实践,成功解决了复杂赛道环境下的车辆循迹、高速避障等技术难题。学校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竞赛组织工作,在场地保障、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撑,充分体现了我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应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8/24

近日,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全国700余所高校6万多名学子参赛,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我校三个赛道(赛道一:工程实践赛、赛道二:产教融合5G+创新应用赛、赛道三:ICT基础通识赛)共有17组选手进入国赛,经过前期的国赛预选赛,7组选手最终进入线下赛,参与国赛一、二等奖的角逐。最终取得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的佳绩,这也是我校学子连续四届在该赛事国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奖数量及质量居安徽省参赛高校之首。(图为参赛学生与指导教师在国赛现场合影)(图为国赛获奖名单)“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大赛连续五年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22

为进一步掌握学院横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7月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401组织召开了在研横向项目中期进度汇报会。本次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执行院长马利祥及学院各横向项目人员出席会议。会上,各横向项目汇报人依次围绕项目的研究目标、当前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预期完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过程中,老师们结合项目实际,运用数据、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了项目的推进态势,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图为汇报会)在听取汇报后,马利祥对各项目的中期进展给予了肯定。他指出,横向项目是学院服务社会、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各位老师在项目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值得认可。同时,针对汇报中暴露出的部分项目进度滞后、技术难题待攻克等问题,他强调,项目组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他还鼓励各项目组加强沟通协作,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升项目研究水平。梁美玉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20

7月9日,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东、教育技术部总监盛艳一行到访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梁美玉、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院长助理张松林于A4S401进行接待交流。(图为校企洽谈会)会议伊始,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于晓东和盛艳对公司概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他们阐述了公司在教育板块的布局,分享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结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理念。(图为固高代表发言)随后,马利祥代表对学校概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涵盖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以及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在提及产业学院时,马利祥重点阐述了学院在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强调了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工业控制及数智化系统设计大赛宣传方案。该大赛旨在激发学生对工业控制和数智化领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实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20

7月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科研团队纳新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吸纳新教师加入学院科研团队,进一步壮大科研力量,推动学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创新突破。会议由科研院长梁美玉主持,新入职教师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会议伊始,梁美玉院长首先向新教师们致以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以及科研相关的政策。她强调,学院始终以“创新、协作、突破”为科研核心,期待新教师的加入能为现有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学院在国家级项目、高水平论文及技术应用上实现新的跨越。今天的会议不仅是见面会,更是一场科研“双向选择”的契机。随后,各位新教师围绕个人学术背景、研究方向逐一进行了精彩分享。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研究方向多元化、跨学科的特点。会议最后,梁美玉院长鼓励新教师根据研究方向与兴趣,主动与团队负责人对接,或主动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这场纳新会不仅是人才的汇聚,更折射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以科研立院、靠创新突围”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10

7月4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Ⅱ》课程项目验收活动在A3W401实验室举行。本次活动为期三周,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副院长刘蕾、教学秘书刘传柱亲临验收现场,仔细观摩了学生们的智能小车演示作品,并与各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的创新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活动现场分为竞赛组和趣味组两大板块,各具特色。竞赛组的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调试智能小车,不断优化参数,力求在循迹竞速中取得最佳成绩。趣味组则更加自由活泼,同学们发挥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功能,引得围观同学阵阵赞叹。在比赛过程中,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技术讨论。不少同学自发围在实验台前交流优化方案,甚至临时修改程序代码,展现出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电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评审工作,确保验收活动有序进行。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实践课程历时三周,同学们从硬件组装到系统集成,完整实现了智能小车的各项功能。通过实践,不仅巩固了单片机、传感器等专业知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0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协助解决科研教师需求,7月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401开展科研团队年中会议,本次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科研团队成员参会,共同总结上半年科研工作成果,并对科研实验室建设申报做出说明。会议伊始,殷文君作科研团队上半年科研团队活动进行汇报,首先介绍当前科研团队数量,包含2个教授团队、3个校级团队、4个院级团队;然后介绍了上半年开展了四次会议,围绕年度规划、团队整合与人员调整、省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研讨、科研团队需求及科研活动月活动等。随后,申报科研实验室的团队就申报说明表依次汇报,主要包含研究目标,成员构成,科研实验室申报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进行说明。针对申报内容,梁美玉给出指导性意见,研究目标要明确产出目标,成员组成要注意初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必要和可行性要有具体项目支撑。同时,科研实验室申报若需增补实验设备,需在附录中提供详细清单及作用说明。随后,唐诗忠就当前A4教学科研实验室盘点及整合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会议明确了S207和N208两个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09

为进一步把握国际前沿科技动态,提升我校在纳米能源与传感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近日,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率微纳能源与柔性传感技术平台核心成员,赴北京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 2025)。NENS 2025大会聚焦“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前沿与应用”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纳米能源、压电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会期中,与会者围绕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深入探讨了最新科研成果、未来发展前沿以及产业化应用新路径。(图为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团队受邀访问了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受到程廷海研究员、程小军研究员的热情接待。团队考察了部分课题组的先进实验室,考察了尖端的实验设备,并深入了解了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方向在内的多项前沿成果。(图为访问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参观过程中,马利祥一行与同期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