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四楼会议室成功召开了科研团队及科研创新平台讨论会。会议由各科研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共同就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与平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展望。会议伊始,梁美玉首先回顾并总结了本学年各科研团队在项目研究、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会议强调,科研团队是学院科研工作的核心单元,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机制,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成果汇报会等活动,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促进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形成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随后,章琳志向全体与会教师展示并分析了本年度学院科研组织任务的完成情况数据。梁美玉对此发表充分肯定,各位老师在过去一学年里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并指出,这一成绩是新征程的起点,全体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戒骄戒躁,持续奋进。梁院长进一步鼓励老师们要勇于挑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主动参与挂职锻炼、访学交流等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夯实科研根基。会议中,章琳志现场详细宣贯和解读了关于科研团队建设与科研平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2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低空经济现代产业技术科研团队”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召开科研进展汇报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刘旭博士主持,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新引进的康俊博士也首次正式参会并作交流。会上,刘旭博士首先介绍了其个人近期科研进展,重点汇报了其在无人机飞控系统、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等方向的论文进展情况,并向团队成员汇报了其与芜湖北航通航创新园内多家企业在无人机系统开发、低空能源管理等方面达成的横向合作进展。他强调,下一步团队将重点攻关“低空飞行器驱动-控制一体化系统集成”、“多源传感器融合与智能位姿估计与重构规划”以及“多源异构能源协同管理”两大方向,充分发挥利用同通航创新园在园区厂房共享、空域使用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前景优势,共同推动理论成果向工程应用转化。随后,殷文君老师就其科研进展作专题汇报。她详细介绍了在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融合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点分享了其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方面的突破,该进展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闭环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广泛兴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系统提升其教学规范性与专业化水平,通信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2日在A4S305开展了教学材料规范撰写专题培训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丁娇以《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及《通信工程综合创新实践III》两门课程为典型案例,分别详细介绍了常规专业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案的撰写规范。她特别强调,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案等教学材料,需在学时分配、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与要求设定等关键维度,严格对标C2022 版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实施环节高度统一。此外,针对期初教学检查部分教师在材料撰写中频繁出现的格式不规范、学时分配前后不一致、思政元素融入生硬等问题,丁娇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问题剖析,并现场演示规范写法,通过 “问题对比 + 正确示范”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直观掌握优化方法。整场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丁娇的细致讲解与专业指导,获得了所有参会教师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图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实习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精准掌握2022级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真实进展与实践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机器人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2日组织开展了学生企业实习中期检查工作。本次检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朱老师主持,全体实习指导教师组成评委小组,确保检查工作全面、深入、高效。朱老师在检查启动会上明确要求,答辩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细致”的核心原则,要求全体指导教师高度重视,统一标准,认真履行评审职责。各评委老师需围绕实习生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核心任务完成进度、专业技能提升幅度、团队协作表现及企业反馈意见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邵老师对实习答辩工作进行了补充,要求在具体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结合各实习生的实习岗位与项目内容,从实习任务的技术难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提问,并指出实习过程中需改进的方向,强调要注重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学会将机器人专业的编程、调试等知识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22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RoboGame机器人大赛暨“萌新初探究”赛道比赛在A3S40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赛事吸引了全院5个专业、17个班级的21支队伍同台竞技,现场气氛热烈,创意纷呈。尽管同学们入学仅一月有余,但备赛热情高涨,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与卓越的潜能。各参赛队伍紧密围绕比赛主题,独立完成了从机器人方案构思、硬件结构设计到电路系统搭建的全过程。他们大胆构思,细心求证,将初步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充分体现了电气学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此次比赛不仅是萌新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他们快速融入大学学习生活的生动缩影。同学们在协作备赛中迅速成长,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展现了电气学院笃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萌新”不“萌”,潜力无限,其出色的适应能力与昂扬的学习劲头,值得为之点赞!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深入推进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动化教研室于10月20日在A4S304召开核心课程与团队建设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王秀丽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王秀丽首先明确了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结合C2026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方向,各任课教师围绕新培养方案展开研讨,优化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随后胡咏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系统讲解了授课计划表与教案的撰写要求。会议最后对实习学生中期答辩工作进行了部署,王秀丽强调了答辩的时间以及各实习指导老师需承担的任务。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核心课程建设方向,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系统梳理课程体系、探讨建设重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今后,自动化教研室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自动化人才夯实基础。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15日晚,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承办的校级第五届RoboGame机器人大赛初赛圆满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创意涌动,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超过30支学生团队参与。各团队带着精心设计与制作的机器人作品同台竞技,展开了一场融合智力、创意与实践的精彩较量。大赛评委特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老师、郭业才教授及相关博士团队共同担任评审。评委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工程经验,对每个参赛项目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点评与提问。比赛中,各团队通过精彩的PPT演示,全面阐述了机器人的创新理念、技术特色与应用前景,并虚心接受了评委们的专业咨询与指导。整场活动持续三个多小时,同学们所展现出的创新思维、扎实功底与团队协作精神,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他们所提出的中肯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也为各团队后续优化作品、备战决赛指明了清晰方向。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RoboGame机器人大赛有效激发了全校学生的热情与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跨学科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方面的丰硕成果。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15日,电气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筑基·砺剑·拓新: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三——科研能力成长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优秀教师在科研实践与访学挂职中的宝贵经验,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四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具有丰富实践背景的教师依次登台,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长历程与心得体会。首先,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访学的丁娇老师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创新”为题,详细介绍了其在中国科大的访学经历及研究成果——“基于DenseNet的大学生面部表情识别系统研究”。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深度学习模型DenseNet在复杂面部表情特征提取与识别中的应用,并分享了在顶尖学府中如何突破思维局限、汲取前沿知识、提升实验设计与算法优化能力的体会,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借助外部资源促进科研成长的有益参考。随后,史春飞老师以“从微能量到大世界:TENG的创新之旅与探索”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聚焦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这一前沿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