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为进一步掌握学院横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7月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401组织召开了在研横向项目中期进度汇报会。本次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执行院长马利祥及学院各横向项目人员出席会议。会上,各横向项目汇报人依次围绕项目的研究目标、当前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预期完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汇报过程中,老师们结合项目实际,运用数据、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了项目的推进态势,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图为汇报会)在听取汇报后,马利祥对各项目的中期进展给予了肯定。他指出,横向项目是学院服务社会、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各位老师在项目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值得认可。同时,针对汇报中暴露出的部分项目进度滞后、技术难题待攻克等问题,他强调,项目组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他还鼓励各项目组加强沟通协作,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升项目研究水平。梁美玉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

2025-07-20

7月9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科研团队纳新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吸纳新教师加入学院科研团队,进一步壮大科研力量,推动学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创新突破。会议由科研院长梁美玉主持,新入职教师共同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不断。会议伊始,梁美玉院长首先向新教师们致以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以及科研相关的政策。她强调,学院始终以“创新、协作、突破”为科研核心,期待新教师的加入能为现有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学院在国家级项目、高水平论文及技术应用上实现新的跨越。今天的会议不仅是见面会,更是一场科研“双向选择”的契机。随后,各位新教师围绕个人学术背景、研究方向逐一进行了精彩分享。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展现出研究方向多元化、跨学科的特点。会议最后,梁美玉院长鼓励新教师根据研究方向与兴趣,主动与团队负责人对接,或主动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这场纳新会不仅是人才的汇聚,更折射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以科研立院、靠创新突围”

2025-07-10

7月4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Ⅱ》课程项目验收活动在A3W401实验室举行。本次活动为期三周,通过项目式教学方式,全面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副院长刘蕾、教学秘书刘传柱亲临验收现场,仔细观摩了学生们的智能小车演示作品,并与各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的创新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活动现场分为竞赛组和趣味组两大板块,各具特色。竞赛组的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调试智能小车,不断优化参数,力求在循迹竞速中取得最佳成绩。趣味组则更加自由活泼,同学们发挥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功能,引得围观同学阵阵赞叹。在比赛过程中,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技术讨论。不少同学自发围在实验台前交流优化方案,甚至临时修改程序代码,展现出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电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全程参与评审工作,确保验收活动有序进行。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实践课程历时三周,同学们从硬件组装到系统集成,完整实现了智能小车的各项功能。通过实践,不仅巩固了单片机、传感器等专业知

2025-07-09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协助解决科研教师需求,7月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401开展科研团队年中会议,本次会议由梁美玉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科研团队成员参会,共同总结上半年科研工作成果,并对科研实验室建设申报做出说明。会议伊始,殷文君作科研团队上半年科研团队活动进行汇报,首先介绍当前科研团队数量,包含2个教授团队、3个校级团队、4个院级团队;然后介绍了上半年开展了四次会议,围绕年度规划、团队整合与人员调整、省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研讨、科研团队需求及科研活动月活动等。随后,申报科研实验室的团队就申报说明表依次汇报,主要包含研究目标,成员构成,科研实验室申报必要性和可行性内容进行说明。针对申报内容,梁美玉给出指导性意见,研究目标要明确产出目标,成员组成要注意初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必要和可行性要有具体项目支撑。同时,科研实验室申报若需增补实验设备,需在附录中提供详细清单及作用说明。随后,唐诗忠就当前A4教学科研实验室盘点及整合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会议明确了S207和N208两个

2025-07-09

为进一步把握国际前沿科技动态,提升我校在纳米能源与传感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近日,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率微纳能源与柔性传感技术平台核心成员,赴北京参加“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NENS 2025)。NENS 2025大会聚焦“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前沿与应用”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纳米能源、压电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会期中,与会者围绕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深入探讨了最新科研成果、未来发展前沿以及产业化应用新路径。(图为第七届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团队受邀访问了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受到程廷海研究员、程小军研究员的热情接待。团队考察了部分课题组的先进实验室,考察了尖端的实验设备,并深入了解了包括摩擦纳米发电机等方向在内的多项前沿成果。(图为访问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参观过程中,马利祥一行与同期

2025-07-07

  5月23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3W301教室举办“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策略”专题讲座,讲座由郭业才教授科研团队承办,特邀段毅博士担任主讲。讲座聚焦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核心技巧,学院全体教师参与,现场反响热烈。  讲座开始后,段毅围绕出“SCI论文八股结构”,系统解析了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论、实验验证、总结和参考文献八大核心模块的写作要点。他强调“方法创新是论文灵魂”,标题需“如手术刀般精准”直指研究核心,并解读“问题驱动—分析—解决”三段式逻辑框架,为构建清晰、严谨的论述提供了有效路径。在具体写作技巧上,段毅指导引言应采用“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问题”的漏斗式写法,贡献表述需遵循“学术谦抑原则”确保客观严谨,并详细解读了Elsevier、IEEE等主流期刊对图表、公式的隐形规范要求。针对关键投稿策略,他结合多年编审经验,特别指出应遵循参考文献“五年黄金法则”,实施中文文献英译的“三审原则”,并在投稿前严格执行涵盖图表、参考文献格式等细节的“十项检查清单”,强调“细节决定

2025-07-03

近日,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和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控制院级科研团队联合会议顺利举行,会议由张松林主持,与团队成员共同梳理春秋学期的科研产出情况,并对暑期科研计划以及团队所需的硬件环境支撑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伊始,在张松林的引导下,两个科研团队对春学期的科研产出情况进行了梳理。各成员纷纷汇报了自己在该学期内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发表、专利申请、项目申报等方面,展现了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努力和成绩。通过对成果的梳理,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清晰地看到了各自的贡献,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总结过往的基础上,会议重点讨论了暑期的科研计划。成员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在暑期内的科研设想和项目计划,涵盖了智能控制、信息处理、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针对这些计划,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技术可行性、研究意义、预期成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暑期科研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了科研计划的讨论,团队所需的硬件环境支撑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科研项目的不断深入和拓

2025-07-03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处指导下正式申报《新能源汽车电动转向系统智能感知协同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参与安徽省科技进步奖评选。我校本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组织实施,围绕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感知融合、控制优化与平台化结构等核心技术,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果已在多款车型中实现工程化应用。为高质量推进科技奖励申报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了分阶段、多轮次的评审与论证工作。项目初期由学校科研处牵头联合外校专家,聚焦技术方向与成果凝练进行专题研讨;中期由电气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内部评审,对创新点表述、技术路线与支撑材料进行集中打磨;后期召开科技进步奖项目提名专家评审会,邀请来自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组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助力项目不断打磨完善。本次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是我校近年来持续推进科研组织力建设、强化服务地方产业能力的又一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主动担当与实践成效。通过系统化

2025-07-03

6月20日至22日,第十届电气、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ISAEECE 2025)在西安西京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西京学院主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协办。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度参与会议的组织筹备、学术协调及会务保障工作,为大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坚实支持。(图为会议现场)会议期间,来自浙江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知名教授、学者及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前沿热点展开深入研讨。浙江大学史治国教授作题为《低空无人机射频侦测:从种类识别到个体识别》的主题报告,分享了无人机侦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西安理工大学石争浩教授则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广域目标检测及跟踪方法》进行专题讨论,为与会者带来深刻的学术启发。(图为石争浩作报告)(图为史治国作报告)  此次协办国际学术会议,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化交流的重要举措。通过参与高水平学术活动,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为师生搭建了与国际前沿接轨的学

2025-06-25

为切实做好2022级学生企业实习指导工作,确保实习流程规范,通信教研室于6月13日在A4S305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实习文件解读、实习材料审核及时间节点等关键环节进行部署。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全体实习指导教师参会。会议伊始,张天飞指出企业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全体指导教师需严格遵循学校及学院相关政策要求,及时关注学院实习指导群发布的最新通知,下载并研读相关政策文件,重点掌握不同类型实习材料审核重点、安全规范、考核标准及突发情况处置流程。教师需指导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企业、学校及学生三方责任,确保实习过程可追溯、可监管。同时,教研室要求全体指导教师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在实习过程中定期与学生沟通,尤其关注实习初期的适应情况及工作状态,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会议最后,张天飞强调,实习指导工作需加强与企业、学院的协同配合,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联动机制。她鼓励教师主动对接企业导师,了解学生实习表现,为后续就业推荐及校企合作深化提供依据。(图为会议现场)此次会议的召开让与会教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