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行业视野,10月29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功组织了面向工业自动化与汽车电子两个专业方向学生的企业参观交流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行业领先企业,使学生直观了解前沿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动态,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图为参观合影)活动当天,工业自动化方向的同学们在学院教师带领下,前往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埃夫特,同学们参观了机器人本体制造车间、系统集成测试区以及技术展示中心,详细了解了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装配及测试全流程。企业技术人员为同学们讲解了机器人在焊接、喷涂、搬运等多个工业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就自动化生产线集成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使其对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市场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汽车电子方向的同学们前往宏景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学习交流。在宏景电子,同学们参观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严谨的产品检测实验室以及先进的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30

10月27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吕恕,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教育技术部总监盛艳一行到访我校。校长吴敏,副校长董方敏,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及相关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来访嘉宾,双方围绕科创人才培养模式及“固高杯”竞赛试点等内容开展座谈交流,共同探讨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生态的新方向。(图为座谈会)座谈会上,吴敏首先对固高科技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成果。他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育,期待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吕恕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她介绍了固高科技在运动控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及产业布局,强调了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他表示,固高科技希望通过共建实践平台、联合开展科创竞赛等形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高校培养更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9

10月24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四楼会议室成功召开了科研团队及科研创新平台讨论会。会议由各科研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共同就团队建设、项目申报与平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展望。会议伊始,梁美玉首先回顾并总结了本学年各科研团队在项目研究、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会议强调,科研团队是学院科研工作的核心单元,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机制,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成果汇报会等活动,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促进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形成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随后,章琳志向全体与会教师展示并分析了本年度学院科研组织任务的完成情况数据。梁美玉对此发表充分肯定,各位老师在过去一学年里的不懈努力与卓越贡献,并指出,这一成绩是新征程的起点,全体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戒骄戒躁,持续奋进。梁院长进一步鼓励老师们要勇于挑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主动参与挂职锻炼、访学交流等能力提升项目,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夯实科研根基。会议中,章琳志现场详细宣贯和解读了关于科研团队建设与科研平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2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低空经济现代产业技术科研团队”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召开科研进展汇报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刘旭博士主持,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新引进的康俊博士也首次正式参会并作交流。会上,刘旭博士首先介绍了其个人近期科研进展,重点汇报了其在无人机飞控系统、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等方向的论文进展情况,并向团队成员汇报了其与芜湖北航通航创新园内多家企业在无人机系统开发、低空能源管理等方面达成的横向合作进展。他强调,下一步团队将重点攻关“低空飞行器驱动-控制一体化系统集成”、“多源传感器融合与智能位姿估计与重构规划”以及“多源异构能源协同管理”两大方向,充分发挥利用同通航创新园在园区厂房共享、空域使用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前景优势,共同推动理论成果向工程应用转化。随后,殷文君老师就其科研进展作专题汇报。她详细介绍了在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融合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点分享了其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方面的突破,该进展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决策闭环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引起了与会老师的广泛兴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系统提升其教学规范性与专业化水平,通信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2日在A4S305开展了教学材料规范撰写专题培训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丁娇以《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及《通信工程综合创新实践III》两门课程为典型案例,分别详细介绍了常规专业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案的撰写规范。她特别强调,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及教案等教学材料,需在学时分配、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与要求设定等关键维度,严格对标C2022 版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实施环节高度统一。此外,针对期初教学检查部分教师在材料撰写中频繁出现的格式不规范、学时分配前后不一致、思政元素融入生硬等问题,丁娇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问题剖析,并现场演示规范写法,通过 “问题对比 + 正确示范”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直观掌握优化方法。整场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丁娇的细致讲解与专业指导,获得了所有参会教师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图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实习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精准掌握2022级学生在企业实习的真实进展与实践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机器人教研室于2025年10月22日组织开展了学生企业实习中期检查工作。本次检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朱老师主持,全体实习指导教师组成评委小组,确保检查工作全面、深入、高效。朱老师在检查启动会上明确要求,答辩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客观、公正、细致”的核心原则,要求全体指导教师高度重视,统一标准,认真履行评审职责。各评委老师需围绕实习生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核心任务完成进度、专业技能提升幅度、团队协作表现及企业反馈意见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成效。邵老师对实习答辩工作进行了补充,要求在具体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结合各实习生的实习岗位与项目内容,从实习任务的技术难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提问,并指出实习过程中需改进的方向,强调要注重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学会将机器人专业的编程、调试等知识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月22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RoboGame机器人大赛暨“萌新初探究”赛道比赛在A3S40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赛事吸引了全院5个专业、17个班级的21支队伍同台竞技,现场气氛热烈,创意纷呈。尽管同学们入学仅一月有余,但备赛热情高涨,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与卓越的潜能。各参赛队伍紧密围绕比赛主题,独立完成了从机器人方案构思、硬件结构设计到电路系统搭建的全过程。他们大胆构思,细心求证,将初步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充分体现了电气学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此次比赛不仅是萌新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他们快速融入大学学习生活的生动缩影。同学们在协作备赛中迅速成长,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展现了电气学院笃实严谨、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萌新”不“萌”,潜力无限,其出色的适应能力与昂扬的学习劲头,值得为之点赞!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为深入推进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动化教研室于10月20日在A4S304召开核心课程与团队建设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王秀丽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王秀丽首先明确了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结合C2026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方向,各任课教师围绕新培养方案展开研讨,优化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随后胡咏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系统讲解了授课计划表与教案的撰写要求。会议最后对实习学生中期答辩工作进行了部署,王秀丽强调了答辩的时间以及各实习指导老师需承担的任务。本次会议的召开,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核心课程建设方向,也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系统梳理课程体系、探讨建设重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今后,自动化教研室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自动化人才夯实基础。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