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RIGOL杯)决赛中,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凌新宇老师凭借出色的实验案例设计荣获全国三等奖。本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吸引了全国483支高校队伍参与角逐。为备战此项赛事,凌新宇老师团队进行了为期数月的系统准备。团队深入研读竞赛章程与评审标准,结合我校《ROS机器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确定了“虚实结合、以赛促教”的案例核心方向。在案例设计过程中,团队围绕案例背景、设计目标、教学实施等关键模块反复打磨,累计修改案例报告10余版,优化教学流程设计10余次,并补充了虚实教学对接、AI辅助教学等创新细节。团队还多次组织模拟答辩,邀请校内教学督导组从案例逻辑、语言表达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并针对反馈及时优化展示素材和答辩内容。学院始终将实验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进项目制教学改革、构建4L4D+Cx课程体系,全面推动实验教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3
为深入了解学生在产业学院的学习生活状况,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1月11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组织召开了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师生座谈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马利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院长助理张松林、产业学院综合主管程聪出席会议,与第三届产业学院全体学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图为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伊始,马利祥向同学们回顾了产业学院从筹建到发展的不凡历程,阐述了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卓越人才的初心与使命,并描绘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他还结合往届优秀学员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典型案例,激励同学们要主动融入产业学院的特色环境,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努力成长为适应新时代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大家普遍认可产业学院提供的先进实训平台和丰富的企业资源,同时就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生活设施的完善、学术竞赛的支持、实习岗位的对接、就业指导的针对性等方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于11月7日组织师生党员赴南京中山陵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各党支部书记及师生党员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图为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中山陵景区。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大家拾级而上,穿过博爱坊、陵门、碑亭,最终抵达祭堂。392级台阶象征着当时全国的3.92亿同胞,每一步都让党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党员们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深刻感悟他“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奋斗精神。为更好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和其革命精神,师生党员们走进了孙中山纪念馆。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师生党员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感受到他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0
为顺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国家“新工科”建设要求,2025年10月30日,机器人教研室召开了C2026版培养大纲修订研讨会。会议旨在统一思想,明确以“前沿性、交叉性、实践性、产教融合”为核心指导思想,启动对现有培养大纲的全面革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高素质机器人工程人才的需求。埃夫特机器人公司柳部长应邀出席,与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对接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本次交流活动旨在将企业前沿技术需求和工程实践案例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会议聚焦于如何将现有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埃夫特公司工程师的实际工作内容进行精准对接,从而对培养方案进行动态优化和适时调整。交流过程中,教研室各位老师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与柳部长展开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朱老师就电力拖动课程如何更好地对接企业应用征询了柳部长的意见,柳部长建议在现有电机参数教学基础上,应强化伺服系统调试等实践性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邵老师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10
11月4日上午,工业互联网和智能控制科研团队以线上形式召开月度工作例会。会议由团队负责人张松林教授主持,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围绕 “复盘近期工作、破解现存难题、规划年度科研”三大核心目标展开,为下一阶段工作有序推进理清方向、凝聚共识。会议伊始,张松林教授首先明确了议程框架。他强调,本次会议既是对近期科研进展的“回头看”,也是为下一年度科研工作谋篇布局的“向前谋”。议程重点聚焦两大核心内容:一是要求每位成员系统汇报近期在项目研发、论文撰写、实验数据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成果,同时坦诚分享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资源协调难题或时间规划冲突;二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国家科研政策导向及团队现有研究基础,共同探讨下一年度的科研重点方向、拟申报项目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在工作汇报与问题研讨环节,团队各位老师依次发言,汇报内容兼具“数据性”与“针对性”。针对每位成员提出的问题,参会人员纷纷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展开热烈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会成员也结合自身研究兴趣与优势,就重点方向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预期成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06
为优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质量,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与综合创新素养,进一步夯实育人成效,机器人教研室于10月29日在 A4S302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分享活动。本次活动以优秀教师案例分享为核心,搭建教学思路互鉴平台,旨在促进教学方法革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活动中,张康康老师与徐娜娜老师分别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实操性的教学经验。张老师以项目式课程为实例,详细拆解了个人的教学设计逻辑与项目实践规划流程。他着重强调,“用心备课、拓宽自身知识面”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在授课过程中,需清晰为学生解答知识点的来源与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架构,让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衔接。徐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经验交流,重点介绍了项目式教学设计理论课程与项目实践课程具体实践流程,徐老师强调理论课程授课过程中务必多走下讲台,以便密切关注学生课上动态,要注意课前课后任务的及时发布;项目实践部分要注意对项目进行项目分解,帮助学生快速夯实理论基础,高效上手实践项目,另外要注意每节课验收一些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06
近日,为进一步增进我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交流,校长吴敏、副校长董方敏、校长助理马利祥及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赴海螺集团调研交流。海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胜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承发,海螺水泥总经理助理许越等领导热情接待了吴敏一行,集团科技管理部、党委组织部、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会。学校一行首先参观了海螺集团展厅,详细了解了海螺集团的发展历程、集团概况和业务布局。近年来,海螺集团提出“一基五业”的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数字经济板块,为海螺集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赋能。(学校一行参观海螺集团展厅)座谈会上,朱胜利对学校访问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上半年海螺集团赴学校考察交流之后,校企双方合作交流的进展情况,并对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准确定位和办学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朱胜利指出,海螺集团锐意改革,重视创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校企双方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在科研项目合作、学科竞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后续希望进一步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畅通沟通渠道,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05
为推动团队科研效率与成果呈现质量提升,10月31日,智能电驱与能源管理科研团队在A4S403召开团队活动会议。会议围绕“AI辅助科研绘图与流程图复现”主题开展专题分享,由龚鹏老师作报告。报告系统示范了如何将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与Matlab、Python等工具协同使用,实现论文插图的快速设计、图表的可重复复现、流程图/系统框图的一键重绘与规范化输出;重点介绍了数据—脚本—图形“三位一体”的复现实践路径,以及矢量化导出、配色规范、字体与版式统一、批量改图与脚本化生成等实操技巧。参会教师现场就图形还原、复杂曲线拟合、算法流程可视化以及图像从位图到矢量的转换流程进行了充分交流,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团队后续将相关脚本与模板纳入团队公共资源库,面向全体教师开放共享,持续打通“数据—图表—论文”的高效闭环,助力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