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自动化教研室于4月10日在A4S403召开了期中教学检查研讨会。会议围绕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毕业设计等关键教学环节展开深入讨论,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自动化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张松林对教研室近期主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同时着重提醒期中检查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会上,教师们对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分析了教学进度与计划的契合度、课堂互动效果以及学生反馈情况。在教学大纲和教案材料的规范方面,刘传柱强调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严格遵循。此外,在每节课上课结束之后,授课教师都应该及时的在对应的教案后记一栏里填写相应的内容。本次期中教学检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自动化教研室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改进方向,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4-18

为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梁美玉率教师团队赴安徽智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与项目对接活动,双方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展开深度交流。洽谈会上,安徽智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润昌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及校企合作成果。他表示,公司始终将产学研合作作为创新驱动的核心战略,通过与高校共建创新平台、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已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良性循环。校企双方就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多维度探讨,现场气氛热烈。(图为公司参观)(图为洽谈会)(图为翟润昌讲话)马利祥表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合作经验、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希望与安徽智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具体项目为纽带,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方向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马利祥讲话)梁美玉指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专利成果方面具有优势,校企合作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需求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

2025-04-18

4月8日,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渠道管理生态部总经理刘阳一行来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议题展开交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接待,副书记华静主持座谈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刘阳一行首先参观了电气学院实验室,深入了解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教学设施与科研能力。双方以实验室为切入点,探讨了未来在技术研发与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合作潜力。(图为参观实验室)座谈会上,华静详细介绍了第二届“汇川生态链班”的前期筹备进展,并围绕学生实习就业安排、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等进行了说明。马利祥从学校办学理念出发,系统阐述了校企合作的三阶段发展路径:从基础实习就业模式,逐步升级为订单培养,最终迈向现代产业学院共建的新阶段。他提出,依托汇川技术的产业优势,双方可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路径,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标杆;同时,希望汇川为数字孪生实验室建设提供实践导向的技术建议,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图为座谈会)(图为

2025-04-10

为加强学科建设建设和高人次人才引进工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4月3日诚邀东南大学及南京市人社局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助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人力资源处副处长王红梅,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罗从文、副院长黄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院长助理张松林、各教研室负责人参加交流会,会议由马利祥主持。东南大学及南京市人社局一行实地考察了双创中心和校园整体环境,详细了解学科建设基础、科研团队配置及实践平台建设情况。(图为校园参观考察)马利祥对东南大学及南京市人社局一行表示诚挚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电气学院近年来在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方面的进展。同时分享了学院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及科研规划,表达了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烈意愿。(图为交流座谈会)(图为马利祥讲话)王红梅讲话时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能让东南大学、南京市人社局对学院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表示期待与东南大学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

2025-04-03

4月2日,电信教研室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围绕学生就业推进与毕业设计质量提升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徐旺主持,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会。会议伊始,徐旺指出要强化毕业设计指导,严把质量关,他强调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业成果和职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针对下一阶段工作,各位老师要严控时间节点、注重内容质量以及加强师生互动,多措并举,确保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在学生就业方面,徐旺对当前就业形势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尽管市场环境有所回暖,但就业压力仍然存在。教研室全体教师需协同发力,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支持,实现就业指导专业化、就业推荐精准化以及问题反馈及时化,切实推动就业工作稳步前进。最后,徐旺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期中教学检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一要确保教学文件完整规范,教案内容充实,教材选用科学合理;二要严格实施过程性考核,做到标准统一、评价公正;三要落实教师听课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并及时反馈;四要规范课程组活动,按季度提交会议纪要

2025-04-03

4月2日,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学院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邓玉老师主持,教研室主任束文强老师、副主任龚鹏老师围绕检查重点及细节作详细部署。会上,龚老师首先对期中教学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本次检查涵盖教学全流程材料,包括作业批改记录、学生课堂笔记、教案设计、课堂点名册、实验报告等常规项目,同时需重点提交班主任工作记录本、课程组会议纪要、教研室活动计划表等管理类材料。龚老师特别强调,本学期新增混合式教学与项目制课程的教师需加强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归档。 束老师就检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重视程度,以“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对待检查;二是对标细则逐项落实,做到材料规范、数据真实;三是发扬团队精神,通过教师互查、课程组协作查漏补缺。自由讨论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踊跃发言。通过细化标准、凝聚共识,为高质量完成期中教学检查奠定坚实基础,彰显了电气教研室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传统。

2025-04-03

为提升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水平,实现以研促教,自动化教研室于3月27日在A4S304会议室召开了教师科研项目申报经验交流研讨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 会议伊始,刘传柱首先传达了学校关于科研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并强调教师需要提前规划科研课题,紧跟学科动态,为项目申报做好充分准备。他还就如何凝练研究方向、撰写申报材料等具体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为教师顺利开展项目申报指明了方向。随后,张松林围绕科研项目申报的重要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科研项目申报不仅是教师提升学术水平、获取科研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学改革、实现以研促教的重要举措。他特别强调,教师应紧扣学科研究热点,精心打磨申报书,以提高申报质量和成功率。在研讨交流环节,韩承浩、胡咏、丁陵梅三位教师分别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的经验。与会教师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成功申报科研项目需要紧密围绕学科研究热点,凝练研究方向,注重团队合作。同时,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能够为教学注入新思路,

2025-04-03

3月27日,机器人教研室在A4S304会议室召开科研经验分享交流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黄洪斌主持,全体教师参会。会上,范县成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从论文创新点挖掘、期刊选择策略到论文各部分的撰写技巧进行了系统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学术写作框架。汤巍老师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介绍了如何借助AI模型优化科研流程,展现了人工智能与科研融合的广阔前景。凌新宇老师以万方数据库为例,详细分享了期刊资源检索、期刊评价体系及审稿周期等实用信息,帮助教师们高效锁定目标期刊,规避投稿误区。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论文质量提升及学术资源利用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后续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会议最后,黄洪斌老师结合自身撰稿经验,分享了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并强调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应深耕科研,以扎实的学术成果反哺教学与实践。此次会议不仅拓宽了教师的科研视野,也进一步营造了教研室“互学共进”的学术氛围。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为学科建设注入新动能。

2025-04-03

近日,为加强各位老师对学院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确保各项工作稳步运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教研室成功召开了关于“聚焦教研室当前工作重点”的会议,机器人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一起就当前学院工作、课堂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进行讨论。会议由黄洪斌老师主持。会议明确,课堂教学需严格落实“手机入袋、抬头率达标”要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度,并配合学院巡查强化纪律管理。科研工作方面,初步研究了年度论文统计与专利申报的情况和后续如何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教辅联动环节,要求班主任老师与辅导员协同发力,重点关于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跟进大四学生的实习材料归档、就业跟踪及毕业设计指导等诸多事宜。同时部署了关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参加工作。特别提出针对大四学生毕业设计,会议提出“严把初稿质量关”,跟进指导每位学生的毕设论文初稿撰写的内容和格式的规范性,并同步关注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情况。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对于帮助教研室各位老师明确当前工作重点、聚焦工作重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025-04-03

3月21日下午,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联合芜湖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特邀资深职业规划导师任丽娜,为产业学院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职’引未来——求职竞争力双核训练”的专题讲座。活动聚焦AI技术赋能下的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支持,为学子们提供了实用性强、前瞻性足的求职策略。 讲座伊始,任丽娜老师以安徽省教育厅调研数据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她指出,民营企业仍是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但“简历同质化”“面试技巧不足”“求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她详细解读了国家九项就业扶助计划与六项创业扶持政策,包括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多元化路径,鼓励学生拓宽视野,结合政策红利规划职业方向。针对简历制作痛点,任丽娜提出“AI优化四步法”:梳理个人经历、提炼核心技能、匹配岗位需求、量化成果数据。她现场演示了如何借助讯飞大模型、Kimi等工具,一键生成个性化简历框架,并通过关键词优化、数据量化等方式提升简历匹配度。同时,她强调“九不要”原则,如避免虚构经历、过度抒情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