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4月16日,电气学院智能网联团队在深入研读最新科研论文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新技术与新理念,并举行了一场内部分享会,将团队成员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宝贵收获传递给每一位成员,共同推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这次分享会涵盖了多个智能网联技术的前沿领域,包括车联网通信协议的优化、高精地图的构建技术、以及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算法等。团队成员们通过研读多篇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的论文,不仅了解当前行业的技术热点与发展趋势,还从中挖掘出具有启发性的创新点。在分享会上,几位团队成员就特定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张磊老师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车联网通信协议,该协议通过优化数据传输结构,显著提高了通信效率与稳定性,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通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张天飞老师则分享了关于高精地图自动更新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技术通过融合多源数据,实现了地图的实时更新与精准定位,为自动驾驶车辆的精确导航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分享会不仅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与思想碰撞,还激发了大家对智能网联技术深入研究的热情。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

2025-05-23

4月1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务虚会在A4S305举行,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张松林主持,电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教授易茂祥,刘传柱等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围绕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成果导向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易茂祥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当前团队成员存在跨多个科研团队的情况,导致精力分散、主攻方向不聚焦等问题。对此,易教授强调,科研创新既要注重学术成果产出,更要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每位成员应明确团队核心研究方向,确保科研成果与团队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张松林结合团队发展现状补充发言。他表示,科研团队建设应坚持"人才驱动"理念,通过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青年教师找准科研定位。"选准方向比盲目发力更重要。"张松林建议实施"科研方向双选机制",在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特色方向上形成研究小组。本次务虚会为科研团队发展理清了方向,明确了"聚焦前沿、培育人才、强化特色"的建设路径。在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下,支持团队在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领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术品牌,为学校的科研建设注入

2025-05-21

为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机器人教研室近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各参会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实际,深入探讨了AI给课程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会议伊始,老师们纷纷围绕AI在各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在实践类课程中,如ROS机器人程序设计相关课程,AI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代码的正确率。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利用AI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逻辑,减少因粗心或对语法不熟悉而导致的代码错误,从而有效提高编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探索AI赋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意识到寻找适合自身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特点的AI工具至关重要。不同的AI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有的擅长代码生成,有的在算法优化方面表现出色,还有的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库和学习资源。老师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挑选和整合合适的AI工具,使其与教学过程无缝衔接,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过于依赖AI的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

2025-05-20

为保障202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5月13日,自动化教研室在A4S304会议室组织召开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专项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规范流程、严控质量、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刘传柱结合近三年答辩工作数据,系统梳理了答辩流程优化要点,重点强调学术规范审查、评分标准统一、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针对新进教师在答辩资格审核、过程文档管理等方面的疑问,张松林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并就答辩记录规范化、成绩评定标准化提出明确要求。本次研讨会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们对毕业设计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教研室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本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高质量完成。 

2025-05-20

5月8日,机器人工程教研室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围绕毕业生就业与论文管理、期末课程考核、专业招生宣传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黄洪斌老师聚焦毕业生工作。针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了解其就业困难,开展 “一对一” 精准帮扶与人文关怀;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控上,划定 “查重率≤30%” 红线,组织两轮全员查重,对不合格论文淘汰处理并责令导师限期整改。同时,明确 5 月 14 日分专业进行答辩,采用 “交叉评审 + 校外专家盲审抽检” 机制,建立论文质量追责制,筑牢学术规范防线。朱国武老师围绕期末课程考核提出严格要求。强调试卷命题要遵循教学大纲,按基础题(60%)、综合题(30%)、拓展题(10%)科学设置题型,统一使用学院模板,参考答案需细化得分点与模块化评分标准。在试卷保密环节,严禁网络传输试题,利用专用加密电脑命题,印刷全程专人监督、废纸当场销毁,并实行 “自查→交叉互审→主任终审” 三级审核,确保 5 月 12 日前完成命题提交。  会议尾声,黄洪斌老

2025-05-20

为深入学习高水平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培育、研究生教育布局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硕士点建设方向与路径,近日,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科研副院长梁美玉带队,院长助理张松林、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龚鹏等一行赴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展专题调研与交流学习。(图为电气学院一行赴安大电气学院调研交流)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陶骏、教学副院长陆思良、电气工程系副主任鞠鲁峰及电气工程系杭俊教授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座谈会上,陶骏围绕学院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建设愿景作了全面介绍,提出以“顶天立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即坚持学术引领,深耕产业需求,推动学院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他还分享了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组织、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陆思良就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发展与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学院实际介绍了人才支持政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展现了成熟的发展路径和管理理念。马利祥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现状、办学定位与未来规划,并

2025-05-15

5月9日中午,为更好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学生就业情况,明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振学生就业信心,帮扶就业困难学生,电气教研室通过交流座谈形式开展了一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参会人员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及电气教研室教师,由电气教研室主任束文强主持。会议伊始,束文强主任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及议程,简要总结了本次会议的背景及重要性,强调通过分享交流可以吸收和借鉴好的建议与做法,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扶措施。马利祥紧接着强调了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是毕业生就业的黄金时间点,不仅仅是学生毕业前的有效抓手,更是企业招收人才的重要节点。另外从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来讲,这段时间毕业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较为频繁。指导老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摸排学生就业心理,宣贯应届身份的重要性,及时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就业帮助,如简历优化等。以此为契机,各毕设指导老师分享了所指导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有教师共商问题的解决办法,探讨还可以为未就业学生提供哪些帮助,制定一揽子帮扶措施。会议

2025-05-13

为扎实做好2025届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自动化教研室于4月28日在A4S403会议室召开应届毕业生就业推动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自动化22级辅导员余欢欢及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刘传柱分享了自动化应届毕业生就业进展,鼓励教研室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求职简历、提升面试技巧,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随后,余欢欢根据学生就业去向登记表向与会人员反馈了每位同学的就业实际情况,各毕业指导老师也根据自己所带毕设学生的就业进展作了汇报。梁美玉在会上鼓励全体教师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动态,加强和优化分类就业指导,对部分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实行精准帮扶。此次会议为自动化教研室下一步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教研室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应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5-05-13

为了全面提升学院科研水平,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A4S403会议室组织并成功开展省市级科研平台建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作为“筑基·砺剑·拓新: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中的一环,为学院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研讨会由学院副院长梁美玉主持,学院特别邀请了凌有铸、张立臣、易茂祥、郭业才、陈坚伟五位在科研领域造诣深厚、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评审专家评委,他们以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为研讨工作筑牢了坚实根基。(图为科研平台建设研讨会)会上,张松林、束文强等六位教师作为各科研平台负责人依次上台,围绕平台现状、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以及预期成果四个核心方面进行了汇报。他们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规划,充分展现了各自平台的创新特色与未来发展规划。汇报结束后,专家们针对平台建设的创新性、可持续性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提问与交流。他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对各平台项目的优势和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更以独到的见解和宝贵的建议,为平台建

2025-05-09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自动化教研室于4月24日在A4S403会议室组织召开"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模式革新"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自动化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紧密围绕项目制混合式课程建设核心任务,重点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路径。与会教师针对混合式教学升级、课程体系优化、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发及虚拟仿真场景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交流。教师们结合《电气控制与PLC》《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课程实践,分享了AI辅助教学的应用案例与阶段成效,现场演示了课程建设创新成果。通过本次研讨,自动化教研室明确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实施路径,为后续课程改革与高质量教学夯实基础,全体教师进一步凝聚共识,持续推进教学资源智能化迭代,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筑牢教学根基。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