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X
学院动态更多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赴苏州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协同共育智能制造新质人才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与工业智能产业人才需求,5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率调研组赴苏州开展校企合作专项调研,先后走访苏州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精工”)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围绕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科研攻关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与博众精工共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路径上午,调研组在博众精工党委书记何伟陪同下,参观企业自动化展厅,深入了解其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与产业化布局。(图为参观博众精工)座谈会上,博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朱光宗回顾了校企自2014年以来的合作历程,强调企业当前在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扩张中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共建与双师共育”的合作愿景。(图为博众精工座谈会)(图为博众精工朱光宗讲话)吴敏校长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系统阐释人才培养特色:1.实践能力筑基,通过项目式教学、专利创新训练及学科竞赛,培养学生从概念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全链条能力;2.岗位

  • 21
    2025/05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召开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务虚会

    4月1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务虚会在A4S305举行,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张松林主持,电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教授易茂祥,刘传柱等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围绕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成果导向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易茂祥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当前团队成员存在跨多个科研团队的情况,导致精力分散、主攻方向不聚焦等问题。对此,易教授强调,科研创新既要注重学术成果产出,更要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每位成员应明确团队核心研究方向,确保科研成果与团队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张松林结合团队发展现状补充发言。他表示,科研团队建设应坚持"人才驱动"理念,通过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青年教师找准科研定位。"选准方向比盲目发力更重要。"张松林建议实施"科研方向双选机制",在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特色方向上形成研究小组。本次务虚会为科研团队发展理清了方向,明确了"聚焦前沿、培育人才、强化特色"的建设路径。在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下,支持团队在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领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术品牌,为学校的科研建设注入

  • 20
    2025/05
    机器人教研室召开“数智化背景下,师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专题研讨会

    为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机器人教研室近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各参会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实际,深入探讨了AI给课程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会议伊始,老师们纷纷围绕AI在各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在实践类课程中,如ROS机器人程序设计相关课程,AI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代码的正确率。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利用AI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逻辑,减少因粗心或对语法不熟悉而导致的代码错误,从而有效提高编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探索AI赋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意识到寻找适合自身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特点的AI工具至关重要。不同的AI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有的擅长代码生成,有的在算法优化方面表现出色,还有的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库和学习资源。老师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挑选和整合合适的AI工具,使其与教学过程无缝衔接,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过于依赖AI的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

  • 20
    2025/05
    自动化教研室开展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研讨会

    为保障202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5月13日,自动化教研室在A4S304会议室组织召开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专项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规范流程、严控质量、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刘传柱结合近三年答辩工作数据,系统梳理了答辩流程优化要点,重点强调学术规范审查、评分标准统一、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针对新进教师在答辩资格审核、过程文档管理等方面的疑问,张松林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并就答辩记录规范化、成绩评定标准化提出明确要求。本次研讨会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们对毕业设计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教研室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本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高质量完成。 

通知公告 更多
学生工作 更多
党建工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