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歌,唱响梦想;旋律飞扬,绽放风采。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助力 2025 级新生展现团队协作精神,绽放青春活力与独特风采。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9月19日13:30,在A32“一站式”学生社区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逐梦青春,声动校园”新生合唱大赛。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书记随小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贾博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团总支书记章丽娜,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梦莎,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朱雨,管理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陈效晨,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杨丽萍,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书记胡亚男等评委老师莅临现场,为大赛的专业评审保驾护航。(图为全体人员合影)大赛严守公平公正原则,7支新生参赛队伍按序登台,以饱满状态迎接比拼。各评委老师从精神风貌、演唱形式、组织纪律及现场表现力等维度,对每支队伍进行专业且细致的综合考评。赛场上,新生们身着整齐服装,身姿挺拔、神采奕奕,歌唱了《我的祖国》《你的答案》《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肩负时代使命、矢志报国奋斗,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在A32“一站式”大学生社区N205室,举行“勿忘国耻 砥砺奋进”大学生爱国教育暨九一八事变纪念主题宣讲活动。活动伊始,通过一段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共同回溯了九十余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深刻感受了民族危亡之际的屈辱与苦难,以及无数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随后,学生第五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丁志翔开展主题发言。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语言,深入剖析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了铭记历史并非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呼吁同学们要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珍惜韶华、勤奋学习,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图为宣讲现场照片)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参会同学凝神聆听,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纷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深刻理解抗战历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升学生骨干的综合素质与思想引领能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2025年9月17日在A3S101成功开展了第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团总支书记刘梦莎,团总支副书记李宁,第九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学员共同参加。(图为第九期“青马工程”培训现场)骆军以抗战历史为主线,结合抗战史实和珍贵影像资料,深入讲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艰苦历程。骆军强调当代大学生要明晰自身的使命担当,爱国不是空谈,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他鼓励同学们将专业学习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积极投身“双碳”目标、智能电网、新能源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在实践中践行爱国主义。同时,他寄语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克服困难、勇于担当,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具有“亮剑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图为骆军为学员授课)本次“青马工程”不仅是一场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的召唤。抗战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
为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展现新生群体朝气蓬勃的青春姿态,提升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与荣誉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9月12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A32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逐梦青春,声动校园”新生合唱比赛院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梦莎,团总支副书记李宁,24级辅导员方金,25级辅导员陈旭、章荣新、余欢欢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25级新生以连队为单位参与此次赛事。(图为评委老师合照)比赛伊始,主持人虞雨林依次介绍到场评委老师,向全体参赛队伍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刘梦莎上台致辞,她鼓励新生们以歌声为媒介,展现电气学子的青春活力与团队风采,同时宣布本次新生合唱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各连队组建的合唱队伍皆选择《精忠报国》为合唱曲目,他们身着统一服装,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有序登上舞台。聚光灯下,同学们用嘹亮歌声与整齐姿态,生动诠释着青春的蓬勃朝气、集体的团结力量,以及新时代青年的激昂风采与韵律之美。在并肩合唱的过程中,新生们在默契配合中凝聚共识,在彼此支持中增强信任,充分展现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生积极
军训场上,烈日炎炎,暑气未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5级学生军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9月15日上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军训慰问活动,看望慰问军训教官与2025级全体受训新生,学院全体院领导、学工秘书、新生辅导员前往训练场,为烈日下坚持训练的同学们送去清甜可口的西瓜,在炎炎酷暑中带来一丝清凉与甘甜。(图为院领导慰问照片)训练场上,同学们戎装整齐、口号嘹亮,纵然汗水浸透衣衫,依然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坚韧与毅力。马利祥亲切问候了正在受训的同学们,对他们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昂扬斗志表示高度赞扬,他强调:军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同学们要在苦与累中看到成长的价值,在汗水与坚持中收获自信与力量,用军训中培养的纪律性、执行力和责任感,迎接大学生活的新篇章!(图为新生风采)随后,全体院领导与辅导员们将准备好的西瓜逐一分发到同学们手中。一块块鲜红多汁的西瓜,不仅消解了酷暑中的疲惫,更传递了学院深切的关爱与温暖。同学们纷纷露出笑容,表示“西瓜特别甜,心里更甜”“感谢学院的惦
为筑牢校园反邪教防线,提升学生识别、防范和抵制邪教侵蚀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崇尚科学、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2025年9月11日,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主办“守护心灵,远离邪教——阳光校园生活观影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A32“一站式”大学生社区N205室成功组织观影。本次活动吸引5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观影伊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书记发表了简短致辞。她指出,邪教组织往往利用青年学生求知求新、心理需求多元等特点进行渗透,其本质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他强调,广大青年学子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不信邪、不听邪、不传邪”的思想根基,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理性和智慧照亮前行道路,守护好自身的心灵净土。(图为观影现场照片)随后,现场共同观看了反邪教主题电影《给不信邪的你》。影片通过对大学校园案例的深入剖析,讲述了如何利用伪装、欺骗和精神控制等手段侵蚀个体、破坏家庭、危害社会,同时也生动展现了主人公从陷入迷途到幡然醒悟、最终挣脱枷锁的心路历程。影
为深入落实国家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精准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受助后的学习生活情况,暑假期间,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书记华静以及各年级辅导员组成慰问团队,奔赴宿州、池州等地,对22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展开实地走访慰问,用爱与责任为学生送去温暖。每到一户,慰问团队都与家长、学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家庭经济来源、生活开支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交流中,老师们耐心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申请流程和条件,确保政策深入人心,让家长和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图为走访照片)同时,老师们还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生活状态和参与校园活动的情况,鼓励学生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家长们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表达了衷心感谢,受访学生也纷纷表示会牢记嘱托,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才回报社会。此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为困难学生家庭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进一步拉近了学院与学生家庭的距离。未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将持续关注困难学
为培养高校学子的实践能力与奉献精神,助力全国智能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交流,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讯飞创意组智慧生活挑战赛于8月12日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作为赛事落地的核心保障力量之一,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建专项志愿者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素养,为这场汇聚全国高校精英的科技盛会筑牢服务根基。(图为志愿者深入学习比赛规则)赛事筹备阶段,志愿者们便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赛场布置到设备调试,从物资准备到资料整理,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仔细检查每一项设备,确保比赛器材能够正常运行;精心布置赛场的每一处细节,为选手们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同时,为了熟悉赛事流程和规则,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培训,认真了解比赛环节和评分标准,以便为参赛选手和评委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服务。(图为志愿者模拟仲裁比赛现场) 比赛期间,志愿者们分布在比赛的各个场地,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检录处,志愿者们认真核对参赛选手的信息,引导他们有序入场,确保比赛准时开始;在赛道旁,他们时刻关注着比赛情况,
8月11日,正值暑期,骄阳似火,电气学院院长马利祥、党总支书记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党总支副书记华静等院领导心系留校学生,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备战考研和参与学科竞赛的同学们送去关怀与鼓励。(图为院领导慰问考研学生)在考研自习室,同学们正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或低头沉思,或奋笔疾书。院领导们轻步走进,仔细查看同学们的学习资料,了解复习进度,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随后,院领导来到学科竞赛实验室。这里,参赛团队正围绕项目方案热烈讨论,调试设备、优化代码的身影忙碌有序。院领导认真聆听项目进展汇报,对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他们鼓励大家要勇于挑战、敢于突破,在竞赛中锻炼自己、提升能力,为学院争光添彩。同时,学院还为同学们准备了清凉物资,让大家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丝丝凉意。(图为院领导慰问学科竞赛学生)走访过程中,院领导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认真倾听大家对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会尽快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学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7月8日,科普益课实践团与“常青数”实践团联合行动,在金寨县开展“红色教育+科普实践”主题的三下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老师刘洪、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刘梦莎、23级辅导员王龙虎共同参与并指导了此次活动,全体成员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清晨,科普益课实践团与“常青数”实践团成员共同集合出发,怀着崇敬的心情奔赴金寨县烈士纪念场所。抵达后,大家沿着广场的台阶缓缓上行,每一段台阶都藏着特殊的历史密码。刘洪老师驻足讲解:“眼前这59级台阶,象征着从金寨走出的59位开国将军,他们在战火中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他又简要提及其余台阶的意义:“旁边的25级台阶对应着在这里组建的红25军,而10级台阶则铭记着十万金寨儿女参军报国、为国捐躯的壮烈历史。”登上台阶顶端,高达24米的烈士纪念塔巍峨矗立。刘洪老师介绍,塔高24米是为纪念金寨1924年建立党组织,那是革命火种在这片土地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