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就业岗位,并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1月10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院长助理张松林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主管程聪一行,前往苏州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调研团队首先抵达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了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王强的热情接待。王强详细介绍了博众精工在校企合作模式上的最新改革方案。他指出,博众精工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业务转型,公司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博众精工希望在2025年从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和“博众订单班”两个渠道与学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同时,针对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王强表达了与学院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和师资联合培养的愿望。(图为博众精工座谈会)华静详细介绍了学院2025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以及2022级实习生的具体安排。华静副书记表示,学院将积极联合企业做好学生的实习就业落实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校企沟通,针对学院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



1月8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微纳能源与自驱动传感技术平台的科研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学院科研能力提升的新方向。此次会议由龙海燕老师主持,参会人包括马利祥院长、鲍丙好教授、易茂祥教授、钱途老师、吴文瑾老师、李津津老师以及史春飞老师等多位教师。会议上,马利祥首先介绍了该科研团队组建的基本背景,指出智能传感器作为芜湖市大力支持和推进的基础技术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科研发展战略意义,并对两个主要科研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摩擦纳米发电机研究方向,二是自驱动传感器研究方向。这两个前沿领域旨在依托史春飞老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访学期间积累的经验和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马利祥强调,这些研究旨在不仅提升学院整体的科研水平,丰富学院的科研成果库,而且着重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并计划将研究成果最终应用于芜湖市的地方产业,从而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接着,史春飞老师分享了他访学期间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个人感悟,并向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可视化、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的



为进一步优化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自动化教研室于1月3日在A4S403会议室举行了22级教学大纲评审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自动化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评审会议。会议伊始,张松林强调了教学大纲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指出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更是学生学习的蓝图,必须确保大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刘传柱则表示,大纲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会中,针对每一门课程大纲,评审老师们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审查和讨论。从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完整性、课程学时分配的合理性,到教学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考核方式的有效性,都进行了深入的评估。此次评审会议为22级教学大纲的完善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大纲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需求。通过评审,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明确了教学方向,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动化教研室将继续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自动化专业人才而努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大唐杯”赛事的认知度,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提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1月2日,电气学院在A3W202召开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启动会。此次会议由通信教研室教师张磊主持,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教师张迎春以及报名参赛的同学参会。首先,张天飞对“大唐杯”比赛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我校近三年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她强调,通过参加“大唐杯”比赛,学生能够有效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张天飞也对今年的比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学生们能够再创佳绩。随后,张迎春对今年新增的赛道三“ICT基础通识赛”进行了详细解读。他介绍了该赛道所需使用的工具和应具备的知识,并对如何准备比赛进行了具体安排。张迎春的讲解为赛道三参赛学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赛。最后,张磊对近三年我校学生在“大唐杯”比赛中的参赛情况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备赛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提醒与解释。他特别强调,选择志同道合的队友至



12月2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协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题畅想作品展在陶然餐厅门前广场成功举办。本次展览旨在展示电信24级学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成果。展览以“初识电子信息,探索电子世界的无限可能”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参展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基础电子元件到复杂结构设计,从理论模型构建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浓厚兴趣。在展览现场,学生们通过海报、模型、实物展示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向每一位路过的老师和同学讲解团队的作品。吴敏校长与同学们展开了温馨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高度评价并充分认可同学们所呈现的作品之余,还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四年大学生涯中,不仅要持续精进专业技能,更要勇于探索未知,力求在学术研究与个人成长上取得更加丰硕和卓越的成就。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深度检阅,更是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次华丽绽放。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现在与未来,点燃更



寒风凛冽情更坚,校友共聚话桑田。12月27日,我院举办2024年校友返校联谊会,共忆往昔岁月,共谋未来发展。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们汇聚一堂,共同回忆往昔的校园生活,携手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图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4年度校友联谊会现场)12月27日下午,校友返校联谊会在电气学院A3S304会议室隆重举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相关辅导员,师生代表、各地返校校友参加会议。(图为马利祥发言)在联谊会的开场仪式上,学院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回顾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校友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并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学院领导也向校友们介绍了学院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望了电气工程与电子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图为校友分享经验与近况) 随后,联谊会进入了自由交流环节。在联谊会上,多位校友发表了感言。他们回忆了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



龙辞旧岁留祥瑞,蛇舞新年送福康。为了通过丰富多彩的才艺文化,展现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师生的风采,传递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以及浓浓的节日祝福,同时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12月27日在A32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以“璀璨艺韵春,携手启新程”为主题的2024-2025学年表彰大会暨元旦晚会。出席本次晚会的领导老师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科技处副处长王伟、学生处副处长随小莉、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苗思忠、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党总支副书记华静、学生处处长助理吴猛,同时参加晚会的还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各专业教研室老师、各年级辅导员以及24级学生。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处处洋溢着喜悦氛围。“盛舞庆元旦,新岁踏歌来”,用精彩的舞姿迎接新年;“扬帆电院魂,奋进新征程”,展现电院人怀揣梦想、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电院喜迎春,舞台绽青春”更是描绘出大家在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共同欢喜迎春的美好画面,尽显电院风采。 (图为主持人开场)



12月12日,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四楼会议室,学院召开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会议。本次会议主要是全面审视当前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能够严格按照既定计划顺利推进,为学院的科研事业注入持续的动力。各专业负责人及未结题项目的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梁美玉院长主持。会议伊始,各项目负责人逐一走上讲台,他们围绕项目概述、目标设定、已完成工作及未来规划这四个要素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汇报。每位负责人不仅清晰地阐述了各自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信息,还明确了项目的具体目标,并详细列举了目前为止所完成的主要任务与成就。此外,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以及预期达成的目标也做了周密安排和展望,整个过程中展现出了团队对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感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具体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院对各个项目的进展有了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美玉在认真听取了各项目汇报后,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梁美玉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和解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