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4月1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务虚会在A4S305举行,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张松林主持,电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教授易茂祥,刘传柱等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围绕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成果导向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易茂祥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当前团队成员存在跨多个科研团队的情况,导致精力分散、主攻方向不聚焦等问题。对此,易教授强调,科研创新既要注重学术成果产出,更要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每位成员应明确团队核心研究方向,确保科研成果与团队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张松林结合团队发展现状补充发言。他表示,科研团队建设应坚持"人才驱动"理念,通过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青年教师找准科研定位。"选准方向比盲目发力更重要。"张松林建议实施"科研方向双选机制",在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特色方向上形成研究小组。本次务虚会为科研团队发展理清了方向,明确了"聚焦前沿、培育人才、强化特色"的建设路径。在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下,支持团队在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领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术品牌,为学校的科研建设注入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1

为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机器人教研室近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各参会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实际,深入探讨了AI给课程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会议伊始,老师们纷纷围绕AI在各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在实践类课程中,如ROS机器人程序设计相关课程,AI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代码的正确率。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利用AI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逻辑,减少因粗心或对语法不熟悉而导致的代码错误,从而有效提高编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探索AI赋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意识到寻找适合自身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特点的AI工具至关重要。不同的AI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有的擅长代码生成,有的在算法优化方面表现出色,还有的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库和学习资源。老师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挑选和整合合适的AI工具,使其与教学过程无缝衔接,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过于依赖AI的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为保障202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5月13日,自动化教研室在A4S304会议室组织召开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专项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规范流程、严控质量、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刘传柱结合近三年答辩工作数据,系统梳理了答辩流程优化要点,重点强调学术规范审查、评分标准统一、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针对新进教师在答辩资格审核、过程文档管理等方面的疑问,张松林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并就答辩记录规范化、成绩评定标准化提出明确要求。本次研讨会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们对毕业设计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教研室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本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高质量完成。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5月8日,机器人工程教研室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围绕毕业生就业与论文管理、期末课程考核、专业招生宣传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黄洪斌老师聚焦毕业生工作。针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了解其就业困难,开展 “一对一” 精准帮扶与人文关怀;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控上,划定 “查重率≤30%” 红线,组织两轮全员查重,对不合格论文淘汰处理并责令导师限期整改。同时,明确 5 月 14 日分专业进行答辩,采用 “交叉评审 + 校外专家盲审抽检” 机制,建立论文质量追责制,筑牢学术规范防线。朱国武老师围绕期末课程考核提出严格要求。强调试卷命题要遵循教学大纲,按基础题(60%)、综合题(30%)、拓展题(10%)科学设置题型,统一使用学院模板,参考答案需细化得分点与模块化评分标准。在试卷保密环节,严禁网络传输试题,利用专用加密电脑命题,印刷全程专人监督、废纸当场销毁,并实行 “自查→交叉互审→主任终审” 三级审核,确保 5 月 12 日前完成命题提交。  会议尾声,黄洪斌老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为深入学习高水平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培育、研究生教育布局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硕士点建设方向与路径,近日,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科研副院长梁美玉带队,院长助理张松林、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龚鹏等一行赴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展专题调研与交流学习。(图为电气学院一行赴安大电气学院调研交流)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陶骏、教学副院长陆思良、电气工程系副主任鞠鲁峰及电气工程系杭俊教授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座谈会上,陶骏围绕学院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建设愿景作了全面介绍,提出以“顶天立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即坚持学术引领,深耕产业需求,推动学院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他还分享了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组织、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陆思良就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发展与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学院实际介绍了人才支持政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展现了成熟的发展路径和管理理念。马利祥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现状、办学定位与未来规划,并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15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素养,强化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能力,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校内选拔赛。本次赛事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吸引了来自电气、通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团队积极参赛,充分体现了学院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机器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成效。(图为校赛剪影)大赛聚焦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的全流程实践,设置了涵盖方案设计、功能实现、系统优化等环节的多维任务,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考核体系。赛事采用分阶段任务推进模式,分别对学生的复杂场景分析能力、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协同开发与项目执行能力进行了系统检验。通过算法实现、软硬件联调、模块化测试等实战任务,参赛学生将专业知识贯穿于具体工程实践,全面锻炼了工程思维和项目管理能力。(图为ros机器人总结)本次比赛注重学生对机器人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设有理论应用评估、系统调试优化、综合任务执行等模块化考核单元,重点考察学生在感知与决策、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的综合应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14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工业自动化方向2022级产业1班学生,前往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实战》课程实践教学,此次教学为期2周,作为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强化学生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战能力为核心目标。课程依托企业真实场景,聚焦工业自动化领域核心技术。埃夫特工程师结合EFORT机器人基础和高级编程课程,系统讲解机器人基础知识、操作模式、坐标系建立等理论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关节运动、直线/圆弧运动编程、逻辑控制等实操训练,涵盖DWELL时间等待、TRIGGER触发器应用等关键技能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完成码垛程序编写、设备故障排查等任务,深度参与机器人系统调试全流程。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阶段性考核,重点检验学生独立操作机器人及复杂程序框架搭建能力,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此次企业课堂是“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度落地,为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对接产业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产教融合育人成效进一步提升。(图为课程实践教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13

在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初心为纽带,携手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十四党支部于5月12日共同开展“致敬白衣天使,共赴全民健康”主题党日活动,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传递对医护工作者的崇高敬意。会议伊始,双方党支部在医院会议室开展联学活动,共同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文件。通过政策解读与心得分享,党员们进一步强化了纪律意识,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在服务群众中的核心作用。学生党支部党员代表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要以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榜样,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图为共学照片)学习结束后,学生党支部党员向医院第十四党支部的护士代表送上精心准备的夏季清凉小礼品,并致以节日的真挚祝福。“感谢你们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生命健康!”一句句暖心话语,让现场洋溢着温馨的氛围。护士代表们感动地表示:“这份来自高校师生的关怀,是对我们职业价值的最好认可。”(图为温情献礼)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健康”为纽带,搭建了校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