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气教研室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展开了一次分享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展开,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会议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就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情,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思政建设历史为例进行分析。以历史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导向,各老师对电力方向课程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汇报和总结,并以文章“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为抓手,对未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进行了展开。全体老师从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式等三个方面展开大讨论。以此为契机,电气教研室束主任进行了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他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指出建设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改进意见。他强调,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新兴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评价体系,着力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电气人才。最后,全体老师对各自在课程思政建



临近期末,为确保学期末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自动化教研室于12月4日在A4S403开展期末工作布置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自动化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伊始,张松林对教研室近期主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同时着重提醒了期末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确保教研室的各位老师都能按照学院学院计划顺利开展企业实习、期末考核、毕业设计等相关工作。在布置会过程中,张松林对于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实习归档材料、期末试卷批阅流程、毕设节点及其过程材料进行了相应的节点提醒。通过此次工作布置会议的深入交流,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期末前的各项具体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工作规划与准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2月9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吴晓列席指导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院中层、各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参加学习,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骆军主持会议。(图为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会议组织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考察安徽时的新闻视频,骆军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骆军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系列关切为引,回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关键节点为安徽指引方向的历程,从2014年提出 “三严三实”到2024年10月亲临安徽考察,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的深情厚谊与殷切期许。他着重阐述总书记此次考察的关键行程与核心指示,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为安徽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所蕴含的时代感召力、思想引领力与实践穿透力,为安徽精准锚定发展航向,也同样指引学院全体教职工以更高政治站位与教育担当践行教育使命。(图为骆军领学)随后党总支副书记华静领学安徽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华静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



本网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探讨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12月7日,“产教融合·创新驱动:赋能新质生产力”2024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本次论坛由芜湖市人民政府指导,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主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承办。(论坛现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曹小明、芜湖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万胜等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同时邀请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蔡敬民教授,常州工学院校长张兵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智研院院长刘志峰教授,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齐晓杰教授,科大讯飞副总裁、教育高教产品线总经理陈红斌,奇瑞企业大学执行校长李康博士,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吕恕等专家参加。论坛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李震主持。(李震主持论坛)(曹小明致辞) 开场致辞中,曹小明表示,举办此次论坛,就是希望通过



为了切实加强企业实习管理,全力提升实习质量,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有效落实。11月24日至2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并成功开展两场企业实习答辩活动。实习答辩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学生自述环节,学生们凭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丰富经历,细致阐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具体过程以及深刻的个人体会。他们的讲述展现了实习期间在专业领域的茁壮成长和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丰硕收获。例如,有的学生分享了在参与复杂电气项目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团队协作中所学到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接着是教师提问环节,答辩小组教师围绕实习具体内容以及实习收获,与学生现场沟通交流。这些问题旨在严格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是过程记录环节,答辩秘书记录整个答辩过程以及答辩组意见,为后续的实习工作开展和学生实习成绩提供详实依据。答辩现场,学生们表现出色,积极回答老师提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们结合实习案例,深入分析工作细节,充分展示了专业素养和实习成果。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同



11月21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听取学生对于产业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产业学院的持续发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马利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院长助理张松林、综合主管程聪,以及老生代表杨雄、王陶,第二届产业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马利祥助理详细介绍了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包括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他指出,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马利祥还展望了未来产业学院的发展方向,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图为马利祥讲话)(图为座谈会现场)随后,老生代表杨雄和王陶分别从产业学院学习和实习实践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们表示,在产业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入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教师潜心教学和实施教学改革的热情,引导和帮助高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学术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24年11月15日-17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了“安徽省电子信息工程虚拟教研室暨电子信息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张天飞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省电子学会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虚拟教研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大会报告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当前这些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其中,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桥教授



2024年11月18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学院四楼会议室举办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成果展。本次活动旨在总结与推广过去一年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卓越经验,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副院长刘蕾、副院长梁美玉、教研室主任以及参与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教师们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图为梁美玉讲话)活动中多位优秀课程负责人登台分享课程建设的心得与精彩案例。龙海燕老师对《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I》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课程精心构建了“两结合三阶段六步骤”的教学设计,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紧密衔接,把理论知识巧妙融入工程项目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课程设置了基础任务与拓展任务,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多维多模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图为活动剪影)刘正男老师分享《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 II》课程建设经验。此课程采用基于“ADDIE模型+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方式,通过“基础+拓展+创新”的多主体分层次实践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