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为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引导全院教职工真正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风清正气的政治环境,5月23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开展全体教职工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骆军主持。(图为全体教职工警示教育大会)骆军为学院教职工党员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专题党课。此次党课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学习解读”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他结合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入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针对高校中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违反廉洁纪律等师德失范行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现象,他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与改进方向,引导学院教职工真正把看在眼里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警醒,以高度的行动自觉守好教师职业道德底线。。(图为骆军上专题党课)校党委委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结合学院实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他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师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建与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心理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有效释放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心灵奇旅”心理月游园会。5月21日这场备受期待的活动在A32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欢乐开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之旅。(图为活动合影)本次游园会以“心随乐动,趣享时光”为主题,由学生党员干部组织,面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学生,旨在通过解压游戏的开展,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身心、增进交流与合作。其中,“夹球入杯”考验团队协作与肢体协调能力;“心有灵犀”则注重成员间的默契程度;“扑克消消乐”充满挑战与趣味;“蒙眼前行”考验团队指挥与信任。此次心理月游园会,不仅是一场体验式的解压,更是一次心灵的深度旅程。在这里,同学们与队友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挑战,在欢笑与汗水中释放了压力,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图为活动剪影)活动接近尾声,学生党支部书记余欢欢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简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3

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与工业智能产业人才需求,5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吴敏率调研组赴苏州开展校企合作专项调研,先后走访苏州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精工”)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围绕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科研攻关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与博众精工共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路径上午,调研组在博众精工党委书记何伟陪同下,参观企业自动化展厅,深入了解其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与产业化布局。(图为参观博众精工)座谈会上,博众人力资源部部长朱光宗回顾了校企自2014年以来的合作历程,强调企业当前在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扩张中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共建与双师共育”的合作愿景。(图为博众精工座谈会)(图为博众精工朱光宗讲话)吴敏校长从学校办学定位出发,系统阐释人才培养特色:1.实践能力筑基,通过项目式教学、专利创新训练及学科竞赛,培养学生从概念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全链条能力;2.岗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2

4月1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校级科研团队务虚会在A4S305举行,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张松林主持,电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教授易茂祥,刘传柱等团队成员参加会议,围绕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成果导向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易茂祥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当前团队成员存在跨多个科研团队的情况,导致精力分散、主攻方向不聚焦等问题。对此,易教授强调,科研创新既要注重学术成果产出,更要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每位成员应明确团队核心研究方向,确保科研成果与团队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张松林结合团队发展现状补充发言。他表示,科研团队建设应坚持"人才驱动"理念,通过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青年教师找准科研定位。"选准方向比盲目发力更重要。"张松林建议实施"科研方向双选机制",在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等特色方向上形成研究小组。本次务虚会为科研团队发展理清了方向,明确了"聚焦前沿、培育人才、强化特色"的建设路径。在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生态下,支持团队在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领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术品牌,为学校的科研建设注入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1

为探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数智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向,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机器人教研室近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各参会老师结合自身课程实际,深入探讨了AI给课程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会议伊始,老师们纷纷围绕AI在各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在实践类课程中,如ROS机器人程序设计相关课程,AI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代码的正确率。老师们分享了如何利用AI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逻辑,减少因粗心或对语法不熟悉而导致的代码错误,从而有效提高编程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探索AI赋能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也意识到寻找适合自身课程教学以及学生特点的AI工具至关重要。不同的AI平台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有的擅长代码生成,有的在算法优化方面表现出色,还有的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库和学习资源。老师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挑选和整合合适的AI工具,使其与教学过程无缝衔接,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过于依赖AI的问题引起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为保障202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顺利开展,5月13日,自动化教研室在A4S304会议室组织召开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专项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刘传柱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围绕"规范流程、严控质量、协同育人"主题展开深度研讨。刘传柱结合近三年答辩工作数据,系统梳理了答辩流程优化要点,重点强调学术规范审查、评分标准统一、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针对新进教师在答辩资格审核、过程文档管理等方面的疑问,张松林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并就答辩记录规范化、成绩评定标准化提出明确要求。本次研讨会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们对毕业设计答辩重要性的认识,也为教研室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完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本次毕业设计答辩工作高质量完成。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5月8日,机器人工程教研室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围绕毕业生就业与论文管理、期末课程考核、专业招生宣传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伊始,黄洪斌老师聚焦毕业生工作。针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要求指导老师深入了解其就业困难,开展 “一对一” 精准帮扶与人文关怀;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控上,划定 “查重率≤30%” 红线,组织两轮全员查重,对不合格论文淘汰处理并责令导师限期整改。同时,明确 5 月 14 日分专业进行答辩,采用 “交叉评审 + 校外专家盲审抽检” 机制,建立论文质量追责制,筑牢学术规范防线。朱国武老师围绕期末课程考核提出严格要求。强调试卷命题要遵循教学大纲,按基础题(60%)、综合题(30%)、拓展题(10%)科学设置题型,统一使用学院模板,参考答案需细化得分点与模块化评分标准。在试卷保密环节,严禁网络传输试题,利用专用加密电脑命题,印刷全程专人监督、废纸当场销毁,并实行 “自查→交叉互审→主任终审” 三级审核,确保 5 月 12 日前完成命题提交。  会议尾声,黄洪斌老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0

为深入学习高水平高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培育、研究生教育布局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硕士点建设方向与路径,近日,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科研副院长梁美玉带队,院长助理张松林、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龚鹏等一行赴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展专题调研与交流学习。(图为电气学院一行赴安大电气学院调研交流)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陶骏、教学副院长陆思良、电气工程系副主任鞠鲁峰及电气工程系杭俊教授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座谈会上,陶骏围绕学院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建设愿景作了全面介绍,提出以“顶天立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即坚持学术引领,深耕产业需求,推动学院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他还分享了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组织、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陆思良就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发展与管理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结合学院实际介绍了人才支持政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展现了成熟的发展路径和管理理念。马利祥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发展现状、办学定位与未来规划,并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