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暑热催促着青苗的成长,毕业的他们即将走出青葱的校园,此后天长路远,回忆永存心间,因为流年有疏影,所以曲终人未散。(难忘的校园时光)2016年的金秋,来自五湖四海的37位少年相聚于自动化1604班,构成了一个优秀团结的大集体,开启了他们共同的信工青春之旅。此后四年,学习是你、玩闹是你、拼搏是你。四年时光,他们互帮互助、摇旗呐喊;结伴考研、互相鼓励;学科竞赛共夺金冠,清明结伴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在这个集体的团结努力下,班级获得了优秀团支部称号。(辅导员寄语)自动化的辅导员卢老师说:“你们再看会书,我再看看你们”,最后的时光,能与大家共同走过,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也是我的荣幸。毕业是新的起点,祝愿同学们都能坚守梦想,脚踏实地,开拓属于你们自己的美好未来!作为学长魏养养同学也有一些话想要对学弟学妹们说:“多实践,多磨练,明确目标,积累经验。”依依不舍的人和事都会在临别之际汇聚,各奔前程的路上愿大家无坎无恙。正如一句话:愿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在自动化1604班所有同学心中都有
虽然疫情暂时阻隔了师生的相见,但是学校的关怀一直都在。在全力做好线下疫情防控和毕业班复学工作的同时,电气学院不忘关心至今仍在家线上学习的同学。除了线上的嘘寒问暖和解疑答惑,近日,学院辅导员曹栋和吴猛老师走访看望了几位同学,为他们送去了学院的温暖。(辅导员与家长攀谈)(辅导员与家长攀谈)尽管路途跋涉,许久不见的师生们依然是非常的激动。两位老师与学生悉心交流、嘘寒问暖。了解疫情期间学生的居家生活和学习情况,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等。要求学生们在疫情期间,做好自我防护,保护好自己及家人,并勉励学生要克服困难、自立自强、坚定信心、沉心学习。(辅导员与家长攀谈)受访家长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对老师的到来更觉意外和温暖,同时对学校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线下复学充满了信心。受访同学也表示一定会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动力。(文/图 莫婷玉、曹栋 核/吕海涛 审/孙惠玲)
5月17日下午,自动化1902班自行组织了一场线上教学活动,意在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解答疑惑、巩固线上学习效果。(重难点讲解)(试题讲解)会前,学习委员孙瑞利用休息时间,为班级搜索整理试题发送给大家,并要求同学们提前自主完成。会上,洪翔和詹鹏鹏利用腾讯会议共享屏幕,针对电路分析试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于试题涉及到的重点知识,再次提醒同学们注意掌握和总结。王崇针对试题上的重难点题目,通过视频为耐心讲解,沟通交流。针对同学们不懂的知识点,也悉心为大家解答。(学霸答疑)此次线上教学,同学们感触良多、收获颇丰。班长苗同志代表班级,感谢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认真讲解。此次同学们提出线上学习的困惑,学习委员也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更好的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文、图/陆梦施、孙瑞 核/刘珊珊 审/孙惠玲)
5月18日晚,电气学院召开“开学第一课”线上主题班,向已返校学生传达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有关规定,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并要求同学们紧绷安全弦,加强科学防护,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潜心完成学业。(开学第一课)卢丽娟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新冠肺炎防控科普知识,她要求室友分工合作,督促成员做好日常消杀工作,落实每日晨午晚检、晚点名等制度。此外,卢丽娟还就即将到来的论文答辩、研究生调剂以及求职就业等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华静老师为同学们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他鼓励大家积极适应网络招聘新形式,密切关注并报考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学院还就返校后需办理的离校手续和学生档案派遣清单做了详细说明。(文/图 李格格 核/刘珊珊 审/孙惠玲)
剪不断的四年同窗雨,挡不住的同舟共济风,相对欲言,泪落无声,一片冰心,万众柔情。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信1601班的同学,如一团热烈的火焰,在这个麦浪翻涌的季节里,即将扬起各自的风帆,创造似锦的未来!(永远的电信1601)再说一次,老师你早四年时光,春秋冬夏,迎来送往。忘不掉的是学识渊博的物理老师孙金芳,美丽大方的虚拟仪器老师梁美玉,还有印象最深刻的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老师刘春静。刘老师刚入校不久,我们班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同学们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柔弱斯文,瘦瘦小小的,但是在教学上却十分雷厉风行,态度严谨。每天只要刘老师的课程,他都会早早地到教室做好准备,授课时也十分注重细节,从不马虎。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某天的早课,同学们都到齐了,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看到刘老师的身影,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学校班车延误了,耽误了上课时间,刘老师焦急地赶到实验室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同学们解释原因,并表达了歉意。同学们看到老师瘦小的身躯、额上豆大的汗珠,都笑说:“老师您先歇一歇吧,我们先自己预习一下。”刘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学生返校安排的通告》、《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生返校指南(三)》、《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电气学院严格按照《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返校工作方案》要求,科学统筹,精心谋划,扎实做好毕业班学生开学返校各项准备工作。(电院多次组织专题会议)5月6日以来,学院领导次组织线上线下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班学生返校开学准备工作。5月12日,学院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全院所有教职工务必要通力合作,互相帮扶,严格遵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学院的开学工作指南,切实保障返校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毕业班学生返校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20届毕业班同学,我们在这,安心回家;我们等你,不见不散。 (文、图/刘珊珊 核/吕海涛 审/孙惠玲)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探索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新目标。5月9日下午,学工组组织了线上主题班会交流研讨会,会议由学工主管吕海涛主持,副院长孙惠玲及全体辅导员参会。(主题班会研讨会)此次交流研讨会共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身安全、卫生安全、宿舍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六大主题。会前,每位辅导员一人一个主题,进行资料收集;会上,各位辅导员逐一说明班会构思、案列解析、学生互动等内容,并融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力求将主题班会做到形式新颖、内容精彩。(主题班会内容)(主题班会线上研讨)主题班会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辅导员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此次交流,辅导员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在班会设计中的方式和方法,力求达到让学生融入班会,让班会引导学生的良好效果。(文、图/王欣桐 核/刘珊珊 审/孙惠玲)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以及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自动化1701班团支书组织班级同学,线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电影展映活动。通过带领同学重温光辉历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无问西东)影片讲述了四个在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对青春满怀着期待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因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了真实的自我。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展现了读书人的优雅和无畏。“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影片中那些奋斗青年的事迹,激励着同学们拿出真心去选择,敢于坚持自己所爱,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绽放青年的光彩与魅力!此次观影,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在历史进程中,青年人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是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更明白了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的重要性,作为青年一代,只有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中,才会让梦想流光溢彩。(文、图/范俊杰 核/刘珊珊 审/孙惠玲)
为进一步强化毕业班学生的返校疫情防范意识,积极充分做好返校工作准备,帮助毕业班学生梳理毕业前注意事项及学校有关政策要求,电气学院于5月7、8日晚连续召开返校主题班会。(会议主题)会上,辅导员首先逐字逐句解读了学校下发的《关于做好2020届毕业生返校工作的通知》的内容要求,强调学生返校必须慎之又慎,在返校前需要向学校提供个人安康码、行程轨迹、今日校园打卡记录及承诺书等材料。返校期间严格注意防护,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其次围绕具体返校时间、学生接待工作及返校后学生管理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讲解,着重说明返校机会只有一次,到校后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延期返校和不返校的同学可以直接向学校递交申请。(会议内容)会议还就毕业答辩、档案管理等问题进行阐述。辅导员嘱咐全体毕业班学生要建立返校离校工作台历,明晰各项工作时间节点,积极与辅导员和毕设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以免影响顺利毕业。与会同学踊跃提问。此次毕业班返校“第一课”为学生返校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响了“第一枪”,也让毕业班学生信心十足地继续应对挑战。(
疫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面对面教学变为了“云”端交流,然而别样的课堂,却有“亦”样的精彩。为督促同学们戒懒戒散,避免出现开学后“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804班在辅导员曹栋老师的鼓励下,班委及其同学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学校线上学习平台,组织“线上答疑辅导”活动。(线上辅导)(给班委点个赞)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霸担当起日常的“讲师”,班长祝宝辉、团支书张草红担当起“助教”,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大家互帮互助、互相督促、攻坚克难、共同进步,为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电气1804班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在和谐、互助、帮扶、勉励的“集体”氛围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团结友爱”的精神信念。(文、图/莫婷玉 核/曹栋、刘珊珊 审/孙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