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集体听评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为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以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与新学期的到来为契机,新学期开学第1周,通信工程教研室开展集体听评课活动。(陈曦老师上课现场)(张迎春老师上课现场)(史玉华老师上课现场)(丁娇老师上课现场)本次集体听评课活动中,通信教研室老师先后听取了陈曦、张迎春、史玉华和丁娇四位教师的课堂知识讲授。在课堂授课中,四位教师从知识专业性、讲述严谨性、授课生动性、思维逻辑性四个方面展示了各自的课堂魅力。参加本次集中听评课的教师认真记录,课后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呈现是否恰当、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进行点评,在充分肯定任课教师优点的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板书、PPT制作、课堂导入、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本次听评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也让青年教师们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有序,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2022-09-13
为全面深入贯彻认证理念,扎实做好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7月21日,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贯彻落实,本次会议为腾讯线上会议,会议由电信教研室主任刘春静主持。(腾讯会议)会议伊始,刘春静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就4L4D+Cx项目教学改革理念、内涵及要求进行了重点讲解。C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了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是与C2021版培养方案紧密衔接,突出教学改革;二是坚持“三个突出”,突出市场需求、突出能力为本、突出成果导向;三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实现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基于毕业生就业岗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明确毕业生能力要素,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凝练专业特色与方向。(教学大纲修订细则)随后,刘春静对C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具体示例指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刘春静要求各位老师以课程组为单元,在修订过程中有任何疑问,要及时与课程组讨论,严格落实各项修订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
2022-07-30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基于项目的学习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1级通信工程专业在2021-2022学年夏季学期开展了四级挑战项目中的挑战项目1(C1)—通信工程综合创新实践I。(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本次开展的挑战项目1采用分组教学,每组学生按照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完成各自项目的方案制定、原理图绘制、PCB布线、PCB板焊接、程序编写和实物调试,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答辩验收与结题报告撰写。其中,挑战项目1的实验平台是“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立创EDA联合实验室”,它是2021年12月,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我校与深圳市嘉立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实验室。各个小组的项目原理图绘制、元器件封装库绘制、PCB布线及PCB打板等电子设计流程均在嘉立创EDA软件平台完成,它是一款高效的、可团队协作的国产电路板设计软件,能为学生创建友好的电子设计体验环境,加深同学们对电子的入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挑战项目C1的实
2022-07-13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系统思维以及掌握完整的项目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1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展了小学期挑战项目3-电力电子实训。为保证小学期挑战项目顺利完成,课题组老师精心设计了电力电子中的经典项目直流升压电路和直流降压电路项目,对项目环节进行了反复论证,确保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衔接和能力上的全面锻炼。项目结合了学生的电力电子理论计算、MATLAB软件仿真、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PCB板、PCB板焊接的动手实践、对焊接之后的PCB板进行实验验证、学术论文报告的书写等,整个项目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实现、从动手到验证,囊括了电气专业多门课程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有较为全面的锻炼。(图为老师指导学生仿真环节)(图为老师给学生分发电子元器件)(图为学生在进行软件仿真)(图为学生动手焊接PCB板)(图为老师给学生检查总结论文)小学期挑战项目顺利结束,学生看着自己设计出的作品,顺利实现预先设计的功能,感受到自身动手能力的提升,领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
2022-07-13
为了完成对前两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自动化专业在暑期开展了挑战项目2,本挑战项目共计64的课时,分为两周的时间来完成。首先学生自主报名,经过层层筛选,选出一批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较强,专业知识过硬的同学,参与到自动化专业挑战项目2中。挑战项目2的主要内容为“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需要同学们在综合运用前两年的知识的过程中,自主了解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中相关知识。(图为专业挑战项目)通过分组协助,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方面的内容,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度,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攻关克难。 由于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指导老师在项目进行中,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硬件平台搭建的规范性,安全性,并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有效的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对相关注意事项,再次对全体同学进行强调,使得学生加强用电安全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硬件平台搭建能力。学生经过两周紧张有序的努力,完成了本次项目,并进行答辩工作。学生们总体表现良好,PPT制作精良,汇报时语速适中,吐字清晰,逻辑思维
2022-07-13
为落实学校“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的办学愿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盛夏蝉鸣的小学期,首次开设了挑战项目2——《电气控制及PLC课程设计》项目课程。本课程的意义在于适应智能制造、机器人控制等企业对人才储备知识的要求,结合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精心挑选出核心知识和技能点(西门子、三菱PLC的使用、HMI的设计、变频器控制电机的使用、伺服电机控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此外,本课程作为机器人工程专业《电气控制及PLC II》课程的进阶课程,进行了新旧知识点的关联和递进,便于课程的展开和实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西门子S7-1200系列PLC的使用、三菱FX3U系列PLC的使用、PLC控制变频器及PLC控制伺服驱动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等。同时,指导学生在默认已完成机械设计的前提下,完成电气设备选型及原理图设计,根据要求进行PLC程序编写及部分调试。 (图为学生小组设计、教师课程讲授)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三位教师协同配合完成,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PLC编程的基础能力,也帮同学
2022-07-1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挑战项目0是从2019级试点开展的,项目横跨四个学期,通过专业知识的先导,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文档书写能力等,让学生熟悉专业项目设计中常用的软件以及设计流程。该挑战项目从实行开始至今,学生反响好,参与积极性高。
2022-06-10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及档案材料规范性,切实做好通信工程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归档工作,6月2日上午,通信教研室在博识楼S305组织开展了毕业设计归档材料培训会,会议由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张天飞主持,通信工程专业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
2022-06-10
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通信教研室于2022年4月15日在博识楼S305举行C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研讨会,教研室负责人张天飞主持会议,通信专业全体教师参会。
2022-04-18
围绕电子信息专业C2022培养方案的制定,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宽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理实交融办学宗旨,旨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提升培养体系,2022年4月11日下午1点,电子信息专业全体教师于A4S307进行长达三小时的会议研讨。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