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秋到初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导论课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帮助大一新生尽快熟悉专业知识,做好年终路演准备工作,作为2022级新生班主任,电信教研室潘玥、袁荫、齐贺香和李津津老师积极策划,于2022年12月21日至25日以“如何在导论路演中闪亮”为主题开展了班会宣讲活动。(图为主题班会)班会宣讲从导论课路演的主题“聚焦应用,大一萌新在行动”出发,要求同学们根据项目设计展开畅想,结合专业知识及具体应用进一步深化课程学习成果,积极做好路演作品的策划与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力争在初赛中赛出亮点、比出风采。各位班主任重点强调了本次路演的比赛规则、作品要求和设计技巧,通过一些精彩、有趣的例子进行分析,用智慧的钥匙打开了思维的翅膀,为下一阶段的路演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2022级导论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老师与每位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以“精准指导”的方式开启了电信专业导论发展的新篇章,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电信教研室的老师和学生们紧扣时代脉搏,在党的二十大引领下,不断开拓创新、拼搏奋进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材料质量,完善毕业设计材料规范,通信教研室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2023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专项检查反馈会,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传达了任务书材料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主持,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图为反馈会)会上,丁娇首先对照学校下发的模板,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工作安排和参考文献等方面针对老师待审核的任务书逐一进行了问题反馈,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研究内容工作量偏少、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课题名称不符以及工作进度中期检查这一环节时间撰写有误等。随后,张天飞对任务书专项检查问题进行了补充,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内容过少、研究内容中未给出具体的设计参数指标和参考文献格式部分不规范等。最后,会议还强调了在合格评估常态化的背景下,一要加强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定期给学生开展毕设指导会议,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二要强化毕业生就业导向,加强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2022年秋季学期已悄然过半。针对前期学校和学院期中教学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夯实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电信教研室于11月16日中午12:30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系列问题的整改研讨会。会议由电信教研室主任刘春静主持,全体教研室教师参会。(图为研讨会)会议初始,刘春静首先向电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宣贯期中教学检查结果,重点指出检查中发现的教学设计不充实、材料不规范等问题,强调本次专项整改要做到全面、精细、扎实。接着李爱兰、廖晓纬和杨福猛三位教授分享了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设计到材料规范化、从课堂管控到课堂互动,供大家借鉴、学习。会议中,龙海燕带领全体老师检查了期中教学材料的整改与落实,力求做到课课清、项项过,尤其针对教学材料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反复强调、多次示范,保证人人会处理、事事俱细心。在此立冬之际,电信教研室查缺补漏、朝闻夕改,继续秉承一贯的严谨治学的态度,期待用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交上满意的“年终答卷”。
为深化校企合作,11月17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与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线上交流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企业负责项目对接的相关领导,电气与电子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王伟,院长助理刘蕾,自动化教研室张松林、邢凯盛。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图为校企合作线上交流会)会上,马利祥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概况,并表示期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够与国风公司在人才培养以及横向课题方面能够开展深入的合作。张松林也表示自动化专业发展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精准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也针对于电气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针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供需对接等内容进行了交流。通过本次线上校企交流,双方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在校企合作方面达成初步共识,为后期的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方计划近期拟定具体可开展合作的内容,企业邀请学院近期前往国风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洽谈。
为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教研室科研队伍梯队建设,宣贯学院期中检查结果,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自动化教研室于2022年11月15日8:30在博识楼A4E302办公室召开中期检查反馈会。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会议,自动化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图为会议现场)会议开始时,邢凯盛介绍本次会议的具体内容。首先对学院的中期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并进行了讲解,包括教案、平时成绩等。其次对于职级职等和职称申报进行了介绍。(图为邢凯盛发言)会议中,所有参会教师踊跃发言,对于前期学院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反馈意见,此外邢凯盛重点针对教研室青年教师讲解了讲师资格条件及其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为青年教师对于职称申报的过程解疑解惑,同时强调了日常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张松林根据2022版培养方案编写的小学期挑战项目按照教研室老师的能力素养进行了课程分配工作,确保春季学期小学期课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督促教研室老师能够提前着手相关内容的学习。科研建设和课程建设是学院和教研室工作的重要
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自动化教研室于11月9日开展了主题为“课程思政相融合,协同育人共赋能”的“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图为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惠玲首先对于“课程思政”进行了详细阐释,介绍“课程思政”的源起、内涵。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位老师都对各自所授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孙惠玲对每位老师的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也指出了“课程思政”一定要结合学院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产学为导向。本次专题研讨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促进意义。通过此次“课程思政”研讨会的学习,自动化教研室各位老师都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有了更深的理解,后期会进一步探索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形成“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特色,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规范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信教研室于11月16日中午在博识楼S305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总结反馈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主持,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开始,丁娇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及主要流程。然后,丁娇对期中教学检查的最终结果逐一进行反馈,并对教研室教师的本阶段教学质量给予肯定,但是她也提出了课堂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了教学材料的规范性,如授课计划表的课时与教学大纲应保持一致、教案教学后记的及时填写及学生作业、学习笔记和实验报告的批阅规范等。会议过程中,张天飞对检查的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教研室教师也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讨论,并对接下来的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工作展开了交流。通过此次会议,通信教研室的教师对教学材料的规范要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提升了规范意识,为今后高质量地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是电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导论课教学过程指导有助于了解学生对项目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促进电信导论课质量的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于11月7日至14日在A4S307持续开展导论课过程检查与指导工作。(图为电信导论课检查与指导过程)针对21级学生在项目方案设计、AD软件使用以及PCB板布线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教研室任课教师给予了耐心指导,袁荫老师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及时与学生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工程项目开发必须具备的严谨态度,任何不起眼的错误都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细节决定成败,做学问容不得一点疏忽。对于22级学生的电信专业导论课,李津津老师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了指导,为了让学生熟练使用Arduino套件,强调小组成员的分工必须明确,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21、22级电信导论过程检查、反馈与总结)教研室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指导过程和心得体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副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通知(教字〔2022〕104号)》的工作要求,11月10日下午,电气教研室就学院期中教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与反馈。会议伊始,徐东对学院期中教学检查结果做了详细汇报,分别从教案、授课计划、听课情况、教学材料上传以及实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阐述,肯定了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期中教学检查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具体体现在:各课程教案完整,无缺页情况,及时填写教学后记;授课计划表和教学大纲对应;作业布置内容和次数与授课计划表对应,且批阅符合贵燃。此外,在实验教学部分,柴华对实验报告的批改十分细致,学生提交的每一份实验报告均给出具体的扣分项,这种方式方法值得各位老师学习。(图为期中教学检查结果反馈会议现场)会上,其余教师踊跃发言。俞巷天表示,通过此次期中教学检查,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些许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以改正不断完善;王少伍表示,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既肯定了教师当前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为全面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教研室于2022年11月7日上午,在A4S303针对前期课程调研情况开展了反馈会议,对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模式的调研结果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蕾主持,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图为反馈会现场)根据10月31日会议布置的调研任务,大家结合产业、行业、企业以及职业对课程的需求,对春季学期的课程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梅志慧就《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两门课程调研情况进行叙述,主要针对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课程内容设置,分析了本专业这两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李美和张立臣给出了建议,初步确定了该课程的授课内容。然后陈玲表示,在《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课程调研时,课程侧重点在不同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刘蕾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明确了课程重点内容的划分。随后孙帮来也就《机器人建模与仿真》课程调研情况,梳理了授课内容以及提出了硬件资源配置的要求。会议过程中,所有教师都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