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水平,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电气教研室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惠玲、王娜两位老师参与本学期思政集体备课。(图为孙惠玲、王娜老师讲述问题)本次备课的主题是将大国工匠,尤其是“电气工匠”的精神更好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孙惠玲老师就如何提升思政备课水平作了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改进、不断反思,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完善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状况。(图为陈坚伟老师交流探讨)(图为田德红老师交流探讨)在课程思政的安排上,既要有“开门见山”的明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暗线,在保证讲授理论知识基础上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王娜老师就电气专业思政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设计、如何结合、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此外,本次备课还就如何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图为王娜老师解答问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是推进课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基于项目的学习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通信教研室于2023年3月24日在博识楼S305组织开展了通信工程专业夏季学期挑战项目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特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作检查指导工作。首先,张天飞介绍了2023年通信工程专业夏季学期挑战项目的实施计划:2021级学生开展以智能车的设计与实践为核心的挑战项目二;2022级学生开展以51单片机的项目设计与制作为核心的挑战项目一。然后,教研室层面对各级挑战项目师资安排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挑战项目具体教学内容的研讨。教研室副主任丁娇鼓励老师们通过挑战项目的实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以此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刘蕾对通信工程专业挑战项目的实施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并鼓励教研室老师们集思广益、积极参与。 挑战项目是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实践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此次研讨会议,通信教研室的所有
2023年3月23日中午,在A4E302自动化教研室,由张松林主任主持会议,自动化教研室全体青年教师参加,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与探讨。(1)自动化专业博众订单班筹办首先,张松林主任提出关于校企合作的议题,鉴于去年自动化专业博众订单班举办较为成功。获得企业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即为企业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难题,也为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获得了企业对于自动化毕业生的认可。因此,今年准备继续筹办自动化专业博众订单班,计划由去年一个班扩大到两个班的规模,继续为更多学生争取到优质的工作岗位。会上,张松林主任对自动化专业博众订单班授课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指出订单班的培养模式为校企共建,由企业工程师与学校老师共同为学生授课。最终由企业进行命题考核,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工作。最后,就这个议题张主任与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老师们提出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使得各位老师对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及培养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2)现代智能制造综合实训课程安排 由于自动化教研室青年教师比较多,很多青年教
为加大课堂管理工作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教师的学科竞赛指导能力和课堂管理水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3月8日下午在博识楼A4 S307以“学科竞赛与课堂管理”为主题进行了教学指导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刘春静主持,全体电信专业专职教师参会,并邀请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伟作检查指导工作。刘春静回顾了电信专业往年学科竞赛做出的成绩,指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将围绕蓝桥杯、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等赛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扎实推动学院学科竞赛建设全面发展以及学风、教风建设等多举措并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以及李爱兰教授、廖晓纬教授各自分享了指导竞赛工作成效及课堂管理经验。王伟现场进行提问和点评,肯定团队在学科竞赛上取得的成效,也提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学科竞赛指导团队负责人加强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注重团队过程建设,不断提升竞赛指导水平。本次会议旨在总结经验,为学科竞赛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希望电信专业师生继续凝聚力量,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质量,规范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表要求,2023年3月8日下午13点00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教研室在A4S303开展了课堂管理、教学材料核查研讨会,会议由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主任刘蕾主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分管副院长梁美玉参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讨论会。刘蕾老师组织大家围绕课堂管理方法、教学材料核查方案进行梳理和探讨,就课堂管理办法、教学材料核查方案相关内容进行总体布置。在课堂管理方面,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分享和讨论。梁美玉老师表示,要在课程第一堂课就与同学们达成约定,约束好相关的课堂纪律、违纪的处理方法,从而在后续的课堂管理中可以共同遵守公约,约束好同学们的行为。张立臣老师提出在课堂管理方面,重中之重是提高老师的授课能力,同时需要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和优化,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去讲解相关内容;梅志慧老师提出,在课堂管理中,需要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提高站稳讲台
为保证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企业实习材料规范存档并就实习过程中取得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实习积累工作经验。3月3日,通信教研室在A4S305召开了专题会议,就2023届通信工程专业实习归档以及实习总结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老师主持,教研室主任张天飞及其他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首先张天飞就2023届通信工程专业整体实习情况做了汇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与辅导员积极协调,认真落实学生的真实情况,走访学生的实习单位,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积极回答学生的困惑,为学生排忧解难。然后,丁娇就相关材料的归档作了具体部署和指导:要求指导老师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要求全面、真实、规范、按时完成企业实习材料归档;此外相关老师要对学生的实习协议,实习成果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认真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在此过程既要对实习工作总结好,又要保证实习材料的完整性。最后,张天飞鼓励大家要积极走访实习企业,联系有意向合作企业,积极拓展本专业学生实习渠道。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关于开展“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的通知》(质字〔2020〕2 号)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的要求,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近日开展 2022-2023 学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人人过关”教研活动。磨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必经之路,它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一个“磨”字体现出这是一个需要反复修改、不断斟酌的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要上一节好课的艰辛和不易。磨课活动搭建了教师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们在磨课中对课程反复打磨,加深理解,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学能力。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教师们完善了教学模式,塑造了教学风格,同时也彰显了电气学院教师团队积极学习、不断探究的严谨教风。
二月的风,揉揉拂面,和煦爽心,告别3年疫情,迎来崭新、活力学期。为做好期初教学工作准备,迎接合格评估到来,电信教研室于2月15日在A4S307对近期工作安排进行梳理与讨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王伟副院长参与会议并指导工作。会议伊始,电信教研室负责人龙海燕对教研室工作以及教学工作进行梳理,布置近期教学任务以及新学期教学准备,强调材料完整性和规范性;同时,针对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管控课堂水平,将开展听、评课活动,从听课中汲取营养,提高教学方式,丰富专业水平;其次,鉴于贯彻落实“以赛促学”,挖掘有新意、有水平学科竞赛,教师围绕该话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利于扩展学科竞赛广度,锻炼学生专业水平;最后,王伟对企业实习遇到诸多问题排忧解难,提高教师对实习工作认识,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春回大地,万物焕新,会议在和睦愉快的研讨气氛中结束,教师们意犹未尽。新学期、新希望、新面貌、新目标,期以斗志昂扬,为新学期蓄力,迎接新发展、新变革。
新学期伊始,为了扎实做好新学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学。2月17日,通信教研室在A4S305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老师主持,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丁娇分别就期初各项教学材料准备、教师磨课、企业实习材料归档和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首先,要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要求全面、真实、规范、准备好教学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教案等,确保新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其次,介绍了教师磨课计划安排,并要求教师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针对企业实习材料归档和毕业论文指导方面,相关老师要对学生的实习协议及指导记录等相关材料认真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本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的召开明确了工作要求,指明了新学期的工作方向,为顺利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教研室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以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将各
为提升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于2023年2月15日下午在教研室开展了机器人控制技术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蕾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会议刘蕾主要针对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分享,介绍了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各核心部件之间的逻辑控制关系,以及每个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参会教师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了激烈讨论,针对重点技术问题,刘蕾进行了详细讲解。技术研讨接近尾声时,张立臣教授提出,青年教师要把握好、利用好实验室的资源,努力钻研技术,争取多出科研成果。本次研讨会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机器人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大家各自找到了奋斗目标,并对新学期的工作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