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2023年11月3日,由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心牵头主办的第七届高端制造人力资本高峰论坛“联结赋能·突破向上”在苏州高新区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集了来自高端制造行业众多标杆企业的专业实战大咖。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振,副院长王伟受邀参加。(图为参会合影)王伟受邀参与踔厉知行:应用型人才的建设与落地环节研讨,本场对话,围绕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建设与落地,智能制造头部标杆企业、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企业的需求和痛点及实践经验,具有鲜明的特征。企业从效率、成本、匹配、产教订单班、应用型人才梯队建设与发展等角度,院校方从政策、方针、理念、实践、创新等方面精彩碰撞。面向未来,构建具备竞争力的高技能产业人才大军、未来工匠,加速应用型人才高地的建设,需要联结企业、院校、机构、政府、学员等多方面要素,携手共同助力高端制造人才链高质量发展。(图为王伟讲话)本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受邀参加论坛,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2023-11-08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首次参加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经过激烈竞争,梁美玉团队最终荣获国家三等奖。这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首次亮相,充分展示了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精神,标志着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水平得到了国家级的认可。(图为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合影)(图为梁美玉汇报现场)本次竞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在南京大学举行,旨在推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竞赛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参与,参赛作品涵盖了电子信息类各个专业领域。学院代表队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领队,团队成员包括龙海燕、王羲献。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精心准备的案例设计,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实验案例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学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实验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学院教师还注重培养

2023-11-07

为进一步提升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和期中教学材料规范性,10月30日,自动化教研室在博识楼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会议室开展相关专题会议。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邢凯盛主持,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振及全体教研室老师参会。会议开始后,邢凯盛对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进行宣贯,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申报条件、申报流程与申报方向。此外,邢凯盛还对期中教学检查材料的规范性和注意事项进行解读。会上,陈振在讲话中强调质量工程项目申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研室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他希望全体教研室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到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全体教研室成员纷纷表示,他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参与到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来,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11-07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3年10月23日下午,通信教研室在A5S104开展了集体听课活动。次日,针对本次集体听课,在A4S305开展了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研讨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通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本次活动听课对象为通信教研室钱亚萍老师的《通信专业英语》,授课内容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课堂上,钱教师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音乐、视频、图片为媒介,精心设计“歌曲引入、视频分享、专业讲解、学生互动”四个教学环节。结合英语歌曲中的歌词句式,引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非谓语动词,同时将思政元素以谚语、句式翻译等形式有效融入教学。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教学效果良好。集体研讨中,教研室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踊跃发言。首先对钱老师的积极认真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师生互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从PPT设计、教学形式、新课导入、知识讲解

2023-10-30

近日,第三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RIGOL杯)东部赛区初赛在青岛大学圆满落幕。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通过学院初赛选拔,由副院长梁美玉带队,共两支队伍参加东部赛区初赛,分别获得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梁美玉团队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图为六位教师在比赛现场合影)本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和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主办,旨在推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竞赛吸引了东部赛区80余支队伍参加,竞争激烈。作为比赛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不仅要求参赛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展现出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了准备此次比赛,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两支参赛队伍在备战期间付出大量精力,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材料和汇报ppt,开展多次模拟演练。比赛现场,梁美玉、张天飞详细阐述设计过程,介绍案例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学院课程实验教学特色

2023-10-30

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10月27日9点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信教研室主任刘春静受教育部“跨学科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虚拟教研室”之邀分享主题报告——“从零到壹:开启电子信息系统的秘密”。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宋爱玲老师首先对“跨学科课程教学创新改革虚拟教研室”进行介绍,虚拟教研室旨在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虚拟信息平台,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虚拟教研室,锻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一批教学研究和实践成果,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西南交大宋爱玲老师主持会议图为西南交大宋爱玲老师介绍虚拟教研室随后,刘春静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开展了汇报,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思路、教学内容、成果分享四个方面。从课程目标、专业导向出发,改变传统导论课程做法,将开设周期设置为两个学期,引导学生探究以电子信息系统为中心,采用场景—问题—假设—推论—论证的内循环模式,突出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教学体验,通过动静结合(动态时事和静态观点)的平滑植入,培

2023-10-30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思政立德树人实效,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10月18日下午,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在A4S307以“另辟蹊径,不滞于前”为主题开展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研讨会。首先,主持人朱佳伟教师以《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展开课程思政研讨,阐述专业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思路。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分享对本次课程思政主题的理解,以传感器的选择为例,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李爱兰教授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扩展。廖晓纬教授提出专业知识的特点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袁荫教师就自身强理论强数学课程中思政元素融于的角度进行讨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其他教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和具体做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经过本次课程思政专题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深化了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充分领会了思政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谱“课程思政

2023-10-24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实现育知与育德的有机融合,通信教研室于2023年10月18日在A4S305,邀请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共同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教研活动。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贤法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张天飞首先明确了本次课程思政研讨主题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随后跟张贤法老师介绍了通信工程专业基本情况并欢迎张老师跟教研室老师一起探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以及如何挖掘课程相关思政元素、选用正确的融入方式与评价育人效果等。紧接着,教研室每位老师针对本次课程思政研讨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围绕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实施策略、教学评价与成效等,分享了与“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历史使命感”相关的思政案例,包括通信技术发展史中我国从落后、追赶、同行到目前5G引领、国产芯片与软件崛起、华为鸿蒙系统及网络安全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引导学生正视差距、树立科技报国的历

2023-10-24

为更好地总结前期课程教学经验,全力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0月11日下午在博识楼A4 S307举行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1)研讨”为主题的课程组会议,本次会议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主持,全体课程组任课教师参会。首先,龙海燕介绍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课内容的优化、项目设计内容的优化以及后续课程安排等内容,强调目前理论课存在课程间内容关联性较低、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其次,课程组教师就目前开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1)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分组讨论关于课程知识内容如何衔接、如何优化,并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后续课程的更新与完善。接着,李爱兰教授和刘春静主任结合本专业、课程特点,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就下一步课程内容完善和项目设计内容重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使该门课程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此外,龙海燕就导论课后续任务给出了具体的安排,希望通过本次课程组会议能够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有效教学、实施有效

2023-10-24

为保证新入职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教师角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于2023年10月11日下午召开了青年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交流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束文强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王伟副院长分享了他课堂教学经验所总结的讲好一堂课的四个环节,以高大上的日常案例和科普知识点进行贴近生活的引入,让学生们有更为切实的感受,进而开始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层层推进,在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们建立科学思维、批判思维等。高度概括和易于记忆的总结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知识的探索永远是开放的,从结论中发现问题,挑战权威,寻求创新,进一步激发学生们自我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讲好一堂课教师从自身出发,建立科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掌握科学方法都非常必要,在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凌教授分享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到执教时期所感悟的各种经验与体会,提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须注重平日积累,教学与科研并重,两手都要硬;要潜心钻研课程,用心写好一本好教材;要用心讲好自己的几门课;要

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