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2点,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举行年度教学任务宣贯会。此次会议主要针对领航计划、中坚计划、闪耀计划、顶点计划的四个层级教师,旨在深化教学任务的理解和执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详细阐述了各项教学计划的目标和意义,强调了教师在实现这些目标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各项目负责人对重点教学任务进行了逐一讲解,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清晰理解自己的职责和期望达成的成果。除了教学任务的宣贯,会议还特别关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验教学创新。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教研室对即将举行的实验教学创新大赛进行了分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在会议的后半段,教研室对秋季学期的课程进行了预排课。这一过程充分考虑了教学工作量、教师的专业特长以及个人意愿,以确保课程安排既合理又高效。通过与在场教师的充分沟通和协商,最终形成了一个让大多数教师都满意的课程表。参会教师普遍表示,这次宣贯会不仅帮助他们明确了年度教学任务,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他们认为,这样的
2024-05-26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汽车电子产业作为推动现代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力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5月22日,学院邀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就汽车电子产业学院课程方案进行深入交流讨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副院长刘蕾主持会议,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春静和电信、通信教研室老师共同参与讨论,探讨和制定更为精准、创新的课程体系,以期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学习内容,为企业输送即战力强的技术骨干。(图为课程研讨会)(图为刘蕾主持会议)此次讨论的核心议题是汽车电子产业学院的课程设置,如何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如何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课程设计中,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讨论会上,企业技术专家分享了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强调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智能网联、电动化、共享出行等概念的兴起,汽车电子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此,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传统的电子工程知识,还要包括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通信
2024-05-24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升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5月17日下午13:00在A4S305通信教研室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共同开展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深入研讨工匠精神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中的融入与实践。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通信教研室全体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来凤、王娜、陈玮婕、黄可老师参会。首先,张天飞通过教学大纲向参会教师介绍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然后重点分享了该课程挖掘的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强调了精益求精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背后的社会责任。然后,参会教师们深入讨论了工匠精神的专注、精确、求实等核心要素,并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案例。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给予了点评,就课程中有关工匠精神思政案例选取、思政元素融入过程考核等细节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集体备课现场)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追求卓越的体现,更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
2024-05-23
5月18日至19日,全国高校“人工智能+”自动化专业教学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500多位高校教师参会,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专业副主任束文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自动化专业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议题,邀请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等众多自动化学科领域专业负责人。其中,人才培养议题方面主要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姚郁教授关于海船领域未来自动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侯迪波教授关于“一体两翼、三链融合”的自动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等;课程建设议题方面,南京理工大学樊卫华教授、清华大学王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李大字教授等分别分享了自己在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方案,探索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经验。此次会议为自动化学科领域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
2024-05-23
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伟海与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敬猛受邀至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分别举办了两场专题讲座。陈伟海教授的讲座聚焦于“基金类项目申请撰写要领”,刘敬猛副教授则围绕“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基础类课程教学研讨(电工类课程为例)”进行深入分享。讲座由副校长章敏凤主持。(图为章敏凤主持讲座)首先,陈伟海教授的讲座旨在提高教师在基金项目申请方面的写作能力,促进科研项目的成功申报。讲座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章敏凤主持,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田启华、电气与电子工程院长马利祥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代表参加现场学习。讲座中,陈伟海教授从一份好申请书的基本特点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申请书。他强调一份高质量的申请书需要满足“有货”和“倒得出”两个基本特点。有货指的是申请书的内容要有深度、有创新点,能够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倒得出则是指申请书要表达清晰、逻辑严密,能够让评审
2024-05-20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实现培养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5月10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A4S304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方案研讨活动,学院各教研室负责人参与本次研讨。会议开始,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对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建设目的、建设内容、实施方法、建设管理、建设进度安排、预期效果等,各教研室负责人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团队构成、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形式、课程评价机制、建设标准及预期成果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初步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性方案。(图为研讨会现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电气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还将进一步激发教师们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4-05-16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地,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5月8日,通信教研室开展了“教辅联动”就业推进会。本次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副院长刘蕾、通信专业毕业班辅导员卢丽娟及通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上,首先卢丽娟传达了学院目前整体就业情况,并从辅导员角度针对通信专业未就业学生情况进行了分享。随后与会教师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角度详细汇报了各自指导的学生目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同时交流了近期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交流过程中,张天飞希望大家在下一阶段的就业推进工作中要增强就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针对性的加强就业指导,消除学生就业顾虑,加快就业推进速度。最后,刘蕾补充强调需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方法,尤其要关注想就业但未找到就业的学生群体,以帮扶其就业。建议毕业生们首先要完善个人简历,突出自身优势,高度重视每一次的面试机会。建议教师们要在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就业信息推送、个性化指导等环节重点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定位
2024-05-13
5月8日上午10点,电信教研室在A4S307开展了一场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交流会,会议由王羲献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来凤、王娜、陈玮婕、刘畅等教师参与了研讨,共同挖掘《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双重培养。王羲献老师首先对《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课程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概述了课程组在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思政案例。然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给予了点评,就课程中思政建设的细节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表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融入思政元素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为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持。本次研讨会不仅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也为专业课程的深化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高等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高尚品质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4-05-11
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自动化教研室联合专业辅导员在A4S403开展了促进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专题会议,会议由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振主持,自动化专业2020级辅导员卢丽娟和自动化专业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中,教师们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就业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就业工作计划。在行动方案上,陈振特别强调了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与辅导员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关键角色。不仅需要在学术层面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和支持,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精准的就业建议。通过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即时掌握他们的需求和挑战,协助解决难题,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达成自己的就业目标。随着毕业季节的临近,自动化教研室将继续强化与辅导员之间的合作,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支撑,以确保每一位学子都能在职业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个人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4-05-11
5月8日下午,电气教研室在A4S301召开关于电气专业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议。本次会议由束文强主持,副院长王伟、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及电气专业毕业班辅导员刘雅文参加了会议,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率献计献策。会议中,刘雅文首先对电气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教研室教师也反馈了在引导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王伟强调需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方法,尤其要关注想就业还未找到就业的学生群体,以帮扶其就业。束文强提出,应加强学生的简历和面试指导,提升学生与岗位的匹配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定位。此次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为学生顺利步入职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