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为确保本科毕业设计存档质量,自动化教研室于5月30日在A4S304开展了“毕业设计存档标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刘传柱老师主持,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会上,刘传柱向全体教师强调了毕业设计存档工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同时也为参会教师讲解了毕业设计互查标准,给大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刘传柱对本次交流进行总结发言,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要求。其他老师也依次发表了自己对于毕业设计互查标准的相关想法。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教师们对毕业设计互查重要性的认识,也为学院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此次深入的交流与分享,自动化教研室的教师团队将更加团结协作,共同推动毕业设计质量的持续提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024-06-05

自动化教研室于2024年5月29日在A4S304开展了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教融合路径的探索”专题研讨会,探讨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前沿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副主任邢凯盛主持。研讨会上,陈永煌提出通过转变数字思维,可以有效实现赋能抵达协同育人的目标。邢凯盛则重点分享了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校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平台,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与机制的几个方面。刘传柱就如何优化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强调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熟悉机械设备的运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其他老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这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教师们对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未来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充满了信心。这不仅为自动化教研室未来的产教融合探索提供了

2024-06-05

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及期末考核等教学过程相应材料存档的规范性,同时促进教研室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5月27日下午14:00在A4S305通信教研室开展了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及期末考核系列存档材料分享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通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首先,张天飞强调了教学材料规范存档的重要性。她提到,良好的教学资料整理与管理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保障教学质量。接下来,在毕业设计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通信教研室副主任丁娇进行了分享。其中,在毕业设计存档方面,丁娇详细介绍了各项材料归档的注意事项,包括成绩鉴定表评语不要前后矛盾、指导记录内容充实及各项材料前后题目信息保持一致等。在期末考核存档方面,丁娇先分享了试题批阅的规范,然后分别就考试课和考查课进行存档材料的规范分享并强调课程组要保持存档材料模板的统一。最后,在企业实习存档方面,通信教研室青年教师张迎春详细介绍了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实习申请表、安全责任书、实习任务书、实地检查表及双周报等材料的

2024-05-30

2024年5月28日,电信教研室在A4S307开展了试卷批阅与毕设归档工作讨论会,旨在提升归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参会人员包括电信专业所有教师,大家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流程,以确保教学质量。会议由电信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老师主持。首先,她对近期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紧接着,刘正男老师讲解了试卷批阅和毕设归档的具体事项,详细阐述了试卷批改的标准流程,包括如何确保批阅的客观性和一致性,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批改错误。刘老师的分享不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还强化了对批阅规范性的认识。随后,会议的重点转向了当前最为紧迫的毕设归档任务。刘老师结合往年的经验指出了归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她强调尽管时间紧迫,但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必须确保每一份毕设都符合学术规范和本科生毕业要求。电信教研室老师们的工作目标是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每一份毕设都能达到学院的最高标准。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奉献。

2024-05-30

2024年5月28日,电信教研室在A4S307开展了一场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与创新”。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老师主持。首先,袁荫老师分享了本学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中人工智能的融入案例,作为人工智能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的应用案例和经验的分享。之后,各位老师针对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龙海燕结合其他学校在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中的示例,指出人工智能目前作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应用多样化、个性化。李爱兰教授认为应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廖晓纬教授指出在未来的课程设计中,老师需要关注如何指导学生来应用当前的人工智能平台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助推作用。通过本次电信专业思想大讨论,教研室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应用前景。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为电信专业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教师们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中成长成才。未来,电信专业将继续以人工智能为抓手,

2024-05-30

为精准把握地方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动态要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模式。通信教研室于2024年5月24日在A4S305开展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新路径”本科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上,张天飞向教研室各位老师介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三者的关系。她强调依托数字化转型,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教融合成为提高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但是如何把数字技术真正融进教育、教学、教研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工程实践能力,还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为此,各位老师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发表了个人观点,包括共建实训基地、变革课程开发模式、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以及构建智能学习环境等。本次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拓展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教融合多元化协同育人路径,也让教研室

2024-05-30

为践行学校“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夯实2021级至2023级全体学生们的专业基本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近期顺利开展第二届专业基本技能人人过关活动。在专业基本技能竞赛中,2023级学生的考核内容为电工电子实验,2022级学生的考核内容为单片机基础应用仿真设计,2021级学生的考核内容因专业而异,通信工程专业考核内容为LTE无线网络问题分析与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核内容为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力变换仿真模型;机器人工程专业考核内容为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自动化专业考核内容为ER-FACTORY仿真软件项目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核内容为电路板原理图、PCB绘制。最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2023级、2022级、2021级全体在校学生开展实验室6S管理。通过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检验了同学们对基础实验课的掌握程度,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认知,有助于后续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图为专业基本技能竞赛)人人过关活动系列中,电气

2024-05-30

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新趋势,为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趋势,为高效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5月28日下午,机器人教研室在A4S303开展本科思想大讨论活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主题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研讨。在研讨会上,机器人教研室李美老师首先发表主题研讨,介绍人工智能时代与高等教育相关背景,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与应用,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高等教育带来许多创新和改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学习,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求。讨论过程中,刘蕾老师、黄洪斌老师等多位老师就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要从人性化教学、虚拟教学、在线教学、自动化学生评估和反馈机制、数据分析挖掘以及人工智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李美老师在讨论中结合自身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经验,给出下一步学习的指导方向。在各位老师的讨论中,对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下一步学习指明方向,相信在以后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2024-05-30

为规范挑战项目课程教学,深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5月21日下午,机器人教研室在A4S303开展挑战项目课程大纲讨论主题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本次研讨。会议开始,课程负责人李涛、范县成向参会教师介绍了挑战项目课程在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课程大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等。讨论环节中,刘蕾老师表示大纲制定不仅要保证内部逻辑的合理性,并且需要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李美老师结合在项目化教学中的经验,建议将课程任务细化、分部实施,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其他参会老师也积极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在集思广益的讨论中,挑战项目课程大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优化,该方案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实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体验。  

2024-05-26

为丰富课程思政内容设计,推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工作,有效提升课堂思政建设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机器人教研室于5月10日在A4S303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会,参会人员有机器人教研室全体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本次会议旨在结合《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课程的思政建设现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会议开始首先由黄洪斌老师发言,黄老师先对《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的课程思政体系化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课程目标要求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进行阐述,例如在课堂中介绍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历程等重大工程案例。最后讲述了该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及实现方式,黄老师的课程思政设计引起了全体老师的热烈反响。会议第二项是马院老师们对于该课程的思政设计进行讨论与改进,五位老师都对黄洪斌老师的思政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然后对其中不足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与看法,例如什么样思政元素内容能够自然引入到课堂中、课堂思政教育的结果如何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等。会议最后,其他参会教师与马院老师们展开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