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精准把握科研项目申请的精髓,进而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持续繁荣与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2月11日上午在A4 S304教室举办了教科研工作研讨与经验分享会议,本次会议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研室副主任龙海燕主持,电信教研室所有教师参加会议。在会议上,龙海燕着重强调了教科研项目申请对于提升学校教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教研室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申报,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随后,多位在教科研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教师,围绕“教科研项目申请的关键要素”“申请书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教科研项目管理与执行经验分享”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精彩分享。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项目申请经验,详细解析了项目申请的流程、要点和技巧,为教研室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与此同时,龙海燕还着重阐述了近期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实习的相关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企业实习,要求区分校联、自联、励志计划内以及延后实习等不同类型,并明确了学生归档所需准备的材料。徐旺老师则就毕业

2024-12-13

近日,电气教研室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展开了一次分享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展开,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会议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就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情,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思政建设历史为例进行分析。以历史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导向,各老师对电力方向课程的建设现状进行了汇报和总结,并以文章“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以《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为例”为抓手,对未来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进行了展开。全体老师从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式等三个方面展开大讨论。以此为契机,电气教研室束主任进行了相关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他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指出建设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改进意见。他强调,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新兴人才需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评价体系,着力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电气人才。最后,全体老师对各自在课程思政建

2024-12-13

临近期末,为确保学期末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自动化教研室于12月4日在A4S403开展期末工作布置会,会议由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自动化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伊始,张松林对教研室近期主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同时着重提醒了期末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确保教研室的各位老师都能按照学院学院计划顺利开展企业实习、期末考核、毕业设计等相关工作。在布置会过程中,张松林对于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实习归档材料、期末试卷批阅流程、毕设节点及其过程材料进行了相应的节点提醒。通过此次工作布置会议的深入交流,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期末前的各项具体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提前做好相应的工作规划与准备,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24-12-13

为了切实加强企业实习管理,全力提升实习质量,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得以有效落实。11月24日至27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并成功开展两场企业实习答辩活动。实习答辩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学生自述环节,学生们凭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丰富经历,细致阐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具体过程以及深刻的个人体会。他们的讲述展现了实习期间在专业领域的茁壮成长和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丰硕收获。例如,有的学生分享了在参与复杂电气项目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团队协作中所学到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接着是教师提问环节,答辩小组教师围绕实习具体内容以及实习收获,与学生现场沟通交流。这些问题旨在严格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是过程记录环节,答辩秘书记录整个答辩过程以及答辩组意见,为后续的实习工作开展和学生实习成绩提供详实依据。答辩现场,学生们表现出色,积极回答老师提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们结合实习案例,深入分析工作细节,充分展示了专业素养和实习成果。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同

2024-12-01

11月21日,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听取学生对于产业学院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产业学院的持续发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助理马利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骆军、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刘蕾、院长助理张松林、综合主管程聪,以及老生代表杨雄、王陶,第二届产业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伊始,马利祥助理详细介绍了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包括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他指出,芜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马利祥还展望了未来产业学院的发展方向,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图为马利祥讲话)(图为座谈会现场)随后,老生代表杨雄和王陶分别从产业学院学习和实习实践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们表示,在产业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2024-11-2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入探索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要求,发挥区域性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教师潜心教学和实施教学改革的热情,引导和帮助高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学术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24年11月15日-17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了“安徽省电子信息工程虚拟教研室暨电子信息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我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蕾、通信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张天飞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安徽省电子学会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虚拟教研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大会报告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当前这些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其中,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桥教授

2024-11-29

2024年11月18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学院四楼会议室举办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建设成果展。本次活动旨在总结与推广过去一年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卓越经验,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副院长刘蕾、副院长梁美玉、教研室主任以及参与项目制和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教师们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图为梁美玉讲话)活动中多位优秀课程负责人登台分享课程建设的心得与精彩案例。龙海燕老师对《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I》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课程精心构建了“两结合三阶段六步骤”的教学设计,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紧密衔接,把理论知识巧妙融入工程项目之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课程设置了基础任务与拓展任务,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通过多维多模式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图为活动剪影)刘正男老师分享《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 II》课程建设经验。此课程采用基于“ADDIE模型+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方式,通过“基础+拓展+创新”的多主体分层次实践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2024-11-29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自动化教研室于11月21日在A4S304会议室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松林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会议伊始,刘传柱首先向教研室老师布置了近期主要工作,并要求教师们要进一步加强课堂管理。同时,刘传柱还围绕企业实习答辩、期末试卷命题以及混合式项目式课程建设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随后,张松林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讲解。张松林指出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强调避免生硬拼凑,要结合课程特点精心挑选案例和素材,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张松林要求教师授课中要注重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与进步。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会议主题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大家普遍认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在师

2024-11-29

11月22日,一场旨在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讨会在芜湖这野行农场会议室召开。此次研讨会以“教学创新与教师成长”为主题,学院50余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会在通信教研室易茂祥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会上,易茂祥首先发表致辞,他强调了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不断精进教学基本功,为学院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随后,易茂祥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能力、教案书写、语言能力、课堂仪表等多个方面,向全体青年教师详细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在研讨环节,青年教师们纷纷发言,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与体会。他们围绕本科生课程考核、过程性考核、实验教学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同时,青年教师们还观摩了优秀教学资料和课程建设成果,这些宝贵的学习资源和灵感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会议最后,易茂祥对全体青年教师寄予了深厚的期望与嘱托。他强调,青年教师是学院教学骨干群体,承载着传承知识、创

2024-11-23

11月22日,聚焦高校教辅联动机制、旨在提升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水平的“教辅联动促学风”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副院长梁美玉主持,各青年教师代表与辅导员代表共同参加,就教辅联动促学风、提质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伊始,马利祥发表开场致辞,他强调了教辅联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虽然分工不同,但育人目标一致,只有加强沟通、协同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研讨环节,各青年教师与辅导员代表纷纷发言,分享了各自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成功经验。他们围绕学风建设、学生出勤率提升、绩点提高、规则意识增强等具体问题,探讨了教辅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路径。同时,代表们还就如何建立更加紧密的教辅沟通机制、如何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中,一位青年教师分享了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反馈学生情况等方式,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协作,共同解决学生问题的成功案例。这一做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可,大家认为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