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18级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实习交流会顺利举办。通信教研室张天飞老师和张磊老面对面与同学们就2022年考研及大四实习问题展开互动。张天飞从研究生专业与学制、国家政策、报考与录取流程、如何复习等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与教导,并结合历年分数线给大家推荐适合报考的院校。张磊就实习工作对大家提出要求和希望,他指出专业实习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加深对社会、行业了解和认识的重要渠道。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通过定期联系单位发布实习信息,拓宽学生实习渠道,为每个专业的学生专门配备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全程跟进学生实习。 通过此次考研实习交流大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考研事宜,了解实习流程,为接下来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为张磊、张天飞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文/余志鹏 图/赵业凯 校/杨悦 审/曹栋)
为调动我院2018级本科生考研积极性,认清考研形势、树立考研必胜的信心,指导同学们做好考研规划和实习答疑,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结合“学生班级导师(班主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的学业指导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个班于4月12日至4月16日期间分别开展了2022届毕业生“考研&实习”动员交流会。电信1801班班主任马利祥老师在交流会上从我院学生“如何准备考研?怎么选择考研的学校?以及要不要跨专业考?”三方面为同学们作出详细指导及规划。每个同学都非常踊跃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积极分享自己对准备考研的一些做法和方式。与此同时,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有关实习企业、实习内容等,马老师热心给与解答。梁美玉老师邀请了两位今年考研成功学长学姐为电信1802班学弟学妹们分享考研备考经验:电信1702廖尊尊(阜阳师范大学)、通信1701丁阳阳(常州大学),两位学霸与大家分享了她们在考研过程中如何备战英语、备战高数,如何择校,以及复习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应试技巧。与此同时,同学们就自己备战考研中所
为加强宣传部干事的语言组织表达、文字应用能力,使其自身基础水平上提高新闻稿的撰写水平。2021年4月7日下午2:00,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团总支宣传部在博识楼S312召开新闻宣传沟通会,会议由团总支书记吴猛主持,杨悦主讲。会议中,杨悦首先针对宣传部的现状提出了各类宣传账号宣传不够及时,稿件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两位部长也提出,学生会和团总支宣传部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以及部员之间能力不够均衡等问题。随后,杨悦老师以撰写新闻稿的方法、新闻稿的内容细节处理、新闻稿的基本格式等方面详细地为同学们讲解了会议类新闻稿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吴猛对团总支学生会提出工作要求,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能够不断进取,提高自己新闻写作水平,更加认真严谨地对待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新闻稿的撰写,共同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的宣传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图为吴猛书记做新闻宣传工作部署)(图为杨悦尽心新闻宣传培训)(图、文/ 汪敏轩 校/杨悦 审/吴猛)
2021年3月25日下午5:40,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及团总支全体大会在A3S205如期举行,我院团总支副书记吴猛老师到场主持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始前,吴猛老师表达了对上半学年各项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学生会和团总支成员的期翼与鼓励,同时也指出了工作时的不足。会议的第一步,吴猛老师就校团委和学院年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提出希望各部门能各司其职,携手并进,以端正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随后,吴猛老师再一次点明了学生会及团总支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分工。会议的最后,对于新的学期工作安排,吴猛老师对全体成员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希望大家可以很好的完成年历上所有活动,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力求创新,包括活动形式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第二,每次活动之后要吸取教训、做好总结,力求活动的完成度一次较一次更佳;第三,部长们要对部员们进行培训指导,培养出一批可以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更明确了学生会和团总支服务学生的基本宗旨,促使学生会成员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要求自
2021年2月26日晚8:00,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1902班自发举行了线上考风考纪主题班会,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动员会开展和寒假期间的各项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由学习委员张曼曼主持,针对上学期期末班级存在上课的后四十分钟仍然有大部分不听讲、上课环境相对较吵等问题,班委会成员表示下学期将积极改进并加强班级管理,希望铸造更好的课堂环境。上学期期末考试动员会后班级的学习氛围明显加强,晚自习学习目标更加精确,同学们知道该复习什么,该怎么复习了。学委在会议即将结束时,提醒了同学们不但有构思专利作业,也有开学考试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以便到时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好成绩。作为承上启下的衔接会议,本次主题班会圆满完成。最后希望怀揣着梦想的自动化1901的莘莘学子在即将到来新的学期里,劈风斩浪,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图为自动化1901班线上考风考纪主题班会(文、图/程露 校/杨悦 审/曹栋)
冬季的寒冷天气挡不住人情的阵阵暖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寒假线上走访困难学子工作,各位老师带着学院的温情关切,对贫困生家庭进行了线上走访慰问,送去了诚挚的问候。2018级辅导员吕海涛、曹栋于寒假假期走访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家庭。他们有的家庭因为多子女上学,双亲没有固定收入而贫困,有的由于母亲有重病,家庭负担重收入微薄而贫困。在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后,两位老师向家长宣传介绍了国家和学校向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各种奖励资助政策,并就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跟家长做了沟通。老师们表达了学校和学院的深切关怀,鼓励受访的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不辜负学校、家庭的培养和期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图为吕海涛老师线上走访图为曹栋老师线上走访(图/吕海涛、曹栋 文/杨悦 审/曹栋)
冬季的寒冷天气挡不住人情的阵阵暖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寒假线上走访困难学子工作,各位老师带着学院的温情关切,对贫困生家庭进行了线上走访慰问,送去了诚挚的问候。2019级辅导员吴猛、王欣桐于假期线上走访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家庭,为困难学生家庭带去学校的温暖和关爱。两位辅导员了解建档立卡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讲解国家及学校各项资助帮扶政策,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本次走访慰问活动不仅了解了学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也宣传了国家、学校的资助政策,更将学校的关怀和新春祝福送到学生家中,让学生和家长在春节假期感受到浓浓的关怀之情。 图为吴猛、王欣桐老师线上走访(图/吴猛、王欣桐 文/杨悦 审/曹栋)
冬季的寒冷天气挡不住人情的阵阵暖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寒假线上走访困难学子工作,各位老师带着学院的温情关切,对贫困生家庭进行了线上走访慰问,送去了诚挚的问候。2月10日,辅导员卢丽娟与2020级自动化专业贫困生连线,在除夕前夕为家长以及学生送去了新春祝福,并和该生家长进行了亲切交谈,对该生学习以及生活上给予关怀与鼓励,同时认真讲解了国家、学校给予贫困生相关资助政策,并传递了学校的亲切慰问。2020级辅导员程聪于2月11日进行线上连线,与20级电信专业学生家长话起了家常,程聪老师在送去新年祝福之后仔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在当地享受的政府资助情况,向家长宣传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鼓励他们了解国家政策、用好国家政策,克服暂时的困难,确保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受影响,同时也向家长传递了该生的在校表现。各位学生家长与老师们进行了亲切交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并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帮助,同时表示会积极配合学校,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期待孩子能早日回报学校和社会。
2021年元旦以来,随着我国一些省份多点出现新冠疫情,防疫形势越发复杂。自1月10日以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严格贯彻学校各部门《关于调整学生寒假放假时间的通知》、《关于做好寒假及春节期间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主题班会、走访宿舍等多种举措,进一步做好寒假期间校园疫情防控、校园安全、学生安全返乡等各项工作。一、安全离校,强调防疫。年味踏着凛冬飘散而来,学子们归乡之情蠢蠢欲动。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返乡途中提高疫情防护与安全防范的意识,在各专业年级放假前,全院各年级辅导员通过“寒假安全离校”的主题班会的形式,着重提醒学生们离校前做好宿舍用电、饮食安全以及离校途中的乘车安全、疫情防护等。班会中,各年级辅导员从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两方面展开论述,并将安全知识落实到具体事例中。在人身安全方面,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做到安全出行,重点关注防疫要求,乘坐正规车辆,还要尽量避免去地势险恶的地方。在财物安全方面,辅导员提醒广大同学们,要谨防网络非法金融诈骗,避免财产损失就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作了简单
12月3日下午17:40,我院于A4S305学院会议室召开了2019级学风建设座谈会。吴猛主持了此次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院长章敏凤,副院长陈坚伟、副院长陈振、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章敏凤院长强调,加强学风建设,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杜绝散漫、抄袭现象,严禁盗取他人的劳动成果。一个良好班级不仅要班风好,也要学风好。随后各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就自己所在的班级具体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学生代表反映学习中存在"学生对老师不认可"、"教学质量"等问题。老师代表表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只作为引导者,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不是上课睡觉,笔记"照抄ppt",毫无个人总结。学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班级,一个部门,一个专业的事情,更是学院每位教师、每位学生和每位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学院将结合此次座谈会落实具体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同时每一位学生更要尊重知识的输出者和交流者,关注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术规范,良好的学风才是精神的升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