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详情页
筑基·砺剑·拓新: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 ——电气学院科研能力成长分享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10/27

1015日,电气工程学院成功举办筑基·砺剑·拓新: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三——科研能力成长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优秀教师在科研实践与访学挂职中的宝贵经验,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能力与综合素养。

四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具有丰富实践背景的教师依次登台,分享了各自的科研成长历程与心得体会。

首先,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访学的丁娇老师以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创新为题,详细介绍了其在中国科大的访学经历及研究成果——“基于DenseNet的大学生面部表情识别系统研究。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深度学习模型DenseNet在复杂面部表情特征提取与识别中的应用,并分享了在顶尖学府中如何突破思维局限、汲取前沿知识、提升实验设计与算法优化能力的体会,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借助外部资源促进科研成长的有益参考。

随后,史春飞老师以从微能量到大世界:TENG的创新之旅与探索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他聚焦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这一前沿方向,生动阐述了TENG技术如何从微机械能量收集出发,逐步拓展至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蓝色能源等广阔应用领域。史老师结合自身在材料设计、结构优化及应用探索方面的实践,展现了青年教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技术前沿的探索精神与责任担当。

第三位分享的是同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完成访学的张磊老师。他以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通感一体化系统能量优化研究为题,系统介绍了智能反射面技术在提升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性能,特别是在能效优化方面的潜力与挑战。张老师分享了访学期间如何凝练科学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开展仿真验证,以及在跨学科团队中协作共进的收获,其严谨的科研思路与清晰的表达赢得了听众的广泛认可。

随后,朱国武老师以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教学创新为主题,分享了在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职的实践经验。他深入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探讨了如何将企业在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朱老师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分享环节结束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马利祥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四位教师的精彩分享以及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并对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的阶段性成效表示赞赏。马院长指出,该系列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筑基”——夯实学科基础,砺剑”——锤炼实践能力,拓新”——激发创新活力。他鼓励全院师生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积极投身科研与实践,既要仰望星空,关注国际前沿,也要脚踏实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他表示,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师生开展具有原创性与引领性的科学研究,深化产学研协同,共同推动学院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跨越。

本次科研能力成长分享会内容充实、视角多元、交流深入,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探讨,也有来自产业实践的生动案例,有效营造了互学互鉴、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为筑基·砺剑·拓新:电气先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