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首页 > 人才培养 > 教学动态 > 详情页
通信教研室召开“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专题研讨会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5-05-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十四五”本科教育系统性改革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通信教研室于522日在A4S305召开“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专题研讨会会议由通信教研室主任张天飞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会上,首先张天飞组织各参会教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的研讨主题,以小组形式,从“培养目标重定位”、“课程体系重构”、“评价体系革新”以及“产教融合深化”四个方面开展前期调研汇报分享。

各小组结合具体高校改革措施,多维度深入解读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的核心要点。其中,培养目标“知识灌输”转向“能力与素养导向”人工智能替代了重复性知识劳动,本科教育需聚焦培养机器难以替代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数字素养与伦理意识也应成为学生必备能力,涵盖AI工具使用、数据安全、伦理风险判断等。其次,本科教育应通过学科交叉分层递进重构课程体系。如西安交通大学构建覆盖所有学科的1+3+4+N”的AI+专业体系,新增智能化工、数据科学等方向,并开设微专业供不同背景学生选择。第三是优化评价体系多元考核激发成长动力摒弃“一考定终身”经验驱动”、“标准化传统评价方式,建立“过程性”动态性、“个性化”的三维评价体系通过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和创新能力档案等手段,动态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如广东工业大学的“面向5G智慧校园的AI伴随式综合评价生态体系”项目,以5G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覆盖教学、管理、评价全流程的智慧教育生态。最后需以产教融合为引擎,通过“技术赋能场景、产业反哺课程、生态重塑评价”的三维路径,构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教育新范式。如扬州大学联合企业开发“4D-BEV智能标注平台”,年输送高技能人才超2000名,提升标注效率30%,降低企业人力成本20%

其次,与会教师根据各小组汇报的内容开展讨论。高伟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数据安全与伦理边界问题,伴随式数据采集(如课堂行为监测、学情诊断)可能侵犯学生隐私权,而算法推荐系统易加剧“信息茧房”,导致认知窄化。同时,AI工具的滥用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学生因依赖AI工具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郭业才教授指出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维应注重引导学生辨析AI输出内容的合理性,强化批判性决策能力同时要注意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过本次会议,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心,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需以伦理为底线、批判性思维为核心构建“技术向善”的教育生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为智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