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功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动化教研室于2023年4月12日14:00在博识楼A4E302办公室召开《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韩燕玉、吴佳、孙惠玲老师以及自动化教研室教师们参加本次活动。
首先,孙惠玲老师针对课程思政过程应该包含的道德伦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五大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邢凯盛老师对《电气控制及PLC》这门课程进行了介绍,针对课程体系,分别从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安排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项目化教学中去的。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的授课教师丁陵梅和史春飞针对这门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及是如何在授课的时候实施的。其中史春飞老师举出自己上课的实例进行了说明,他采用围绕团队协作的项目考核方式,进行随机考核的过程,从而督促学生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韩燕玉老师指出课程思政是焦点,不是终点;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依托,要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特点,对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系统设计。李萍建议,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认识以教研室为基础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的意义;通过集体备课,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吴佳老师指出应当对学生践行嵌入式的思政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工作是体现在教师平时言行的点点滴滴中的,要做到技术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技术传授与思政相结合。
集体备课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教学组织作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老师们贡献集体智慧、共享优势资源,在课程思政中找准课程的育人角度,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完善课程思政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