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2022年10月27日上午10点30分,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燕老师,开展了以“不负时代使命,不忘社会责任”为主题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议由电信教研室主任刘春静主持,教研室教师集体参加,旨在探索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思政教学。
会初,龙海燕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及会议流程,并以《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在课程授课中融入了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给出了基于光电传感器设计自动路灯控制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意义。王燕对传感器专题的思政教学内容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课程思政以“顺”和“融”为主旨,切勿生搬硬套,思政元素一定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从专业性、行业性、时代性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会议中,廖晓纬发表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看法,他认为,思政教育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无形胜于有形,将遵纪守法、专业素养、爱国情怀等育人元素落实于细节,要体现电信专业的特色。
刘春静强调,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思政教育是逐步渗透、逐步推进的,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积累的重要性,坚持做好持续改进,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充分把握课程的特色,提升思政元素的教学方式,达到思政元素的点连线、串主题、串课程的效果。
通过本次思政备课,充分展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思考与实践,积极推动了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视野,为思政教育内化与心、外化于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电信教研室课程思政集体备课)